不久前,因公出差去了趟山东,主要停留在济南、淄博等城市。出差期间,不时听到“青年友好型城市”这个概念。
当地朋友介绍说,山东省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刚刚审议通过,在济南、青岛、淄博等8个城市实施《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青企峰会”“青鸟计划”“城乡社区青年融入行动”“校地合作青年双创行动”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青年”展开的。
《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指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初衷,是希望“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大幅高于整体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71.1%。当城镇化成为趋势,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确实有望在帮助青年、吸引青年、成就青年的同时,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位。
可以说,这是一场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青年聚集城市,让城市生活更加活色生香;城市善待青年,让青年群体更加流连忘返。毋庸讳言,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青年都是希望所在,活力所在。哪个地方感召、吸引、拥有更多更优秀的青年才俊,哪个地方必将更具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
也正因如此,一段时间以来,“青年”成为热词,频频见于各地党代会、人代会。一条条具体的人才措施背后,其实是在直面“真问题”:青年因何而来?青年从何而来?青年因何而留?青年因何而走?
当然,也应看到,如何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在国内一些地方还存在不少认知误区。简单说,需要认识到,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出发点是“青年”,着眼点是“城市”,发力点是“友好”。
何谓青年?青年不是一个静态的群体,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规划、价值取向,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趣味,也有自己的诗和远方。青年不是精英的专属,既有学历较高的群体,也有农民工、建筑工人,还有骑手、快递员等灵活就业工作者。
青年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往往上有两鬓逐渐变白的老人,下有需要悉心抚养的子女,有房贷与车贷,有具体的柴米油盐。在疫情背景下,可能还有着不安分的志向,以及稳定性受到影响的岗位。
城市何为?城市不仅仅要适合投资、创业,更要适合休闲和生活,既要重视营商环境,也要重视生活环境。换句话说,城市除了关注“宏大叙事”,更应注重“文明细节”,懂得以生活的名义,去尊重民众的体验、审美和诉求。
城市有“里子”和“面子”之分,也有硬实力和软实力之别,有“看得见的政绩”和“看不见的情怀”,所以城市运营需要“有解思维”,城市服务需要“心连心”,公共服务需要“最多跑一次”,公共管理需要“接诉即办”。
如何友好?友好不是简单的示好,也不是单纯地寄希望于青年人为城市创新科技,创造财富,更不是简单地把青年人当作城市庞大消费链条上的一环。友好也不是简单的讨好,真正的友好不是把青年群体特殊化,对青年“挑肥拣瘦”,而是既要让青年人感受到城市的温情与善意,让“准青年”感到安全与公平,也要让“后青年”感到温馨与舒适。
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除了要有各地主政者的姿态和立场,更要有可以给人稳定预期的制度保障,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人是最美的风景”“人是最大的价值”的氛围。
在此认知共识基础之上,政府优先解决影响青年健康成长、分散青年干事精力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青年解决好他们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都是为了让城市生活更亲和,对青年更友好。
高明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