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北京宣布改变健康宝核酸天数计算规则,每日凌晨0-6时出具检测结果的,视为前一日完成采样,当日24时前,健康宝核酸检测日期均显示为1天。消息来得有些突然,不少读者在北京日报公号发布的这一消息后面留言。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防疫举措也在随之调整。
6月29日,工信部发布一则重磅消息——为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通信行程卡就此取消“星号”标记。事实上,在“官宣”之前,就有一些原本“带星”的网友发现,通信行程卡上的“星号”已经悄然消失。
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是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将入境者和密接者的隔离时间从“14+7”缩短为“7+3”天以后,又一个新冠防控具体措施的优化调整。此前,通信行程卡“带星”,并不反映持有人实际的疫情传播风险——只要手机用户所在城市发生疫情,其通信行程卡就会出现“星号”。作为一种提醒,“星号”功能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地方将“星号”等同于实施管控的标准,违背了这一功能的设计初衷。
“‘因为几个人确诊,一座城市带星’,弄得满城风雨,搞得人心惶惶,客观上放大了社会情绪,这实在是大可不必。”封面评论道出了人们对通信行程卡“星号”的复杂情绪。由工信部主导推广的行程卡,本来只是为地方疫情防控提供的数据支持工具,如今却成了一些地方实施“一刀切”“层层加码”的凭借,怎能不让人发出一声叹息?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早在武汉疫情期间,总书记就对疫情防控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给出了深刻判断。如今,这场考试还在持续,而各地最终将交出怎样的“答卷”,关乎人民的信任与信心。
行程卡“摘星”,精准防控更进一步。《广州日报》评论员观察用“一石投水引涟漪”来形容该措施引发的反响,文章引用数据称:消息发布半小时后,各平台机票、酒店、火车票、目的地等搜索量齐增长。携程数据显示,平台上多个热门旅行目的地的搜索量增长超300%。而在马蜂窝平台上,“敦煌莫高窟”搜索热度上涨733%,“新疆自驾”相关搜索热度上涨550%。
疫情防控措施将更加突出“精准”和“高效”,防控层层加码和“一刀切”将得到有效治理。随着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经济复苏的力量更强劲,人们的底气信心更充沛——上述评论不无乐观地判断:通信行程卡“星号”已完成使命任务,畅通出行的多重利好有望得到充分释放。
不过,通信行程卡“摘星”,真的就可以随便浪了吗?
红星新闻一篇评论文章的提醒很及时:公众还须保持“人间清醒”。摘“星”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可以掉以轻心,更不意味着抗疫已经进入扫尾阶段。
就在这两天,在全国疫情形势趋于平缓的背景下,江苏无锡、安徽宿州分别出现多例感染报告,让人们不禁对暑期防控形势捏了一把汗。正如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所言:这些新措施的出台,既不是新冠防控措施的放松,也不意味着动态清零政策的放弃,更不意味着中国将要走西方国家新冠防控所谓的“躺平”路线。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并不意味着取消所有旅行限制。
动态清零政策需要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需要完善。《中国新闻周刊》道出了人们的另一重担忧:摘明“星”易,除暗“星”难。“当对一个东西的解读出现特别巨大的差异甚至南辕北辙时,这个东西存在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背后的力量过于强大,以至于不管形式上这个东西叫什么,都会被赋予既有的意义。”这篇评论判断称:这也是很多人对“摘星”仅表示谨慎乐观的理由。
相比跨地区流动才用得上的通信行程卡,更多人关心的还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健康码”。如今,出行扫码已成为绝大多数人进入公共场所乃至自家小区的习惯,甚至嵌入“肌肉记忆”。有段网络视频令人哭笑不得:一名乘客短暂在地铁出口的座椅上休息,就被旅客当成检查“健康码”的工作人员,所有经过者都自觉掏出手机出示“健康码”。
而随着各地普遍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健康码”展示的核酸检测天数,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
对此,有不少人建议:遵循科学防控原则,不妨将“健康码”展示的核酸检测天数改成倒计时,以采样时间为准,避免“意外”。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尽管新冠病毒多次变异,疫情形势存在不确定性,但对待疫情的科学态度、专业理念不应受到干扰。“稳预期”“稳信心”的重要意义,值得反复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