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从好奇到使命,一名医学生的三年战“疫”志愿服务

发稿时间:2022-05-06 14:0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张艺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学医3年,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董汉卿也坚定地做了3年战“疫”志愿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次来袭时,他报名加入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热线组,就疫情相关问题为居民答疑解惑;2021年2月,他在北京首批疫苗接种点为接种者提供咨询和指引;今年4月,北京遭遇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袭击,董汉卿刚结束冬奥志愿服务就又出现在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流调通知组的工作。

  从一开始的好奇驱动,到如今的使命驱动,“志愿者”一词在他的青春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2020年,董汉卿担任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热线组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流调通知分秒必争

  今年,董汉卿的志愿服务是在流调通知组负责电话核查高风险人员信息。他所在的这个组,有时一天要拨打六七百个电话。

  流调通知需要耐心和责任心,最核心的工作是尽快通知到高风险人员进行落位管控,往往都是分秒必争。

  如果遇到流调对象有聚餐情况,涉及人数较多,通知量就会倍增。董汉卿这个岗位,既要逐一核查信息,有时还要回答被通知人回拨过来的询问。一天一个人得拨打几十个电话。

  流调通知组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比如,密接人员接到流调电话时正在上班,通知组便会建议他,立刻跟单位报备,尽快回家,可以骑自行车,乘坐自己的私家车,但不能乘公共交通工具。

  接到电话通知的人员,大多都会配合疾控工作。但也有哭笑不得的时候,有的被通知人会认为是接到诈骗电话而挂断。董汉卿和同事也会想着办法再拨打,再解释。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流动通知组志愿者8时上班,18时“下班”,但加班加点是常态。

  董汉卿记得,4月初的一天,晚上10点多结束工作后,他正骑车回家,路上突然接到电话,原来当天下午核查的一名人员报告核酸阳性,需要大家回去紧急再拨一遍电话。十几名小伙伴都调头赶了回去。

  由于这位核查人员“阳了”,与其相关人员的风险等级也变化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深夜电话的铃声会响得更久一些,董汉卿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的声音里带着睡意。

  “下午刚被通知没事,晚上睡着了,又告诉他需要隔离。我们当时已经做好挨骂的准备了。”董汉卿回忆说。

  从深夜11点多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要拨的60多个电话,有50多个都接通了,剩下的第二天早上也都通了。

  那个夜晚让董汉卿印象深刻。他遇到了一些情绪激动的“假生气”,对方“愤怒”一两分钟后,开始哭了起来。他分辨得出,这“愤怒”背后其实是无助。

  董汉卿了解到,这些人大部分家里有老人或孩子,一怕传染老人,二怕影响孩子上学。这个年轻人会用亲切的声音安抚对方,密接不是阳性,并帮对方回忆当时接触快递员的时候有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口罩有没有4个小时更换,告诉被通知人现在该怎么做。老人透析、孩子要高考怎么学习、买菜卖肉这些问题,明早社区会帮他一起解决。

  “我们没法立刻消除他的顾虑,所以主要是安慰。”董汉卿说。那晚,他遇到三四个这样的情况,挂断电话前,电话那头都是连连的感谢。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特鲁多医生的这句话被医学生奉为箴言,也是董汉卿在志愿服务中的信条。

  董汉卿坦言,实际上,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对于核查信息这样的工作并没有明显的帮助,但却给了自己莫大的信心,让他并不恐惧疫情,只要做好防护就没问题。

  董汉卿参与志愿工作的动力也来自医学。“国家培养一个医学生并不容易,成本不低,我想着在闲暇时间,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董汉卿说。

  

  2022年2月,董汉卿成为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800多个小时的青春记忆

  医学给予的自信和动力,让董汉卿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就主动报名到朝阳区疾控中心热线组担任志愿者。那时,各界对病毒的认识还很不够,政策更新也非常快,很多人都来打这条热线。

  董汉卿不仅要及时“吃透”防疫政策,还要处理各种诉求。有的投诉不戴口罩、有的疫情内心焦虑,甚至举报违建等“另类”诉求也打到这里。

  疫情相关线索,董汉卿都会转达给社区督促解决。一般情况下,社区会在24小时反馈,如果涉及病例,社区会在两个小时之内给到反馈。在董汉卿看来,北京的网格化管理帮助形成了一套比较通畅高效的疫情处理机制。

  两年多来,董汉卿见证了北京市疫情管理措施的不断迭代。2021年1月,董汉卿在朝阳区规划艺术馆新冠疫苗接种点担任志愿者,怎样贴告示、规划路线、合理计时等举措都是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步步探索出来的。

  在这个岗位上,董汉卿度过了自己的20岁生日。那时,距离春节仅剩下10天,春运在即,一天有三四千人来接种,“感觉真是累麻了,但是想到他们10天后的回家有了安全保障,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2021年1月,董汉卿在朝阳区规划艺术馆新冠疫苗接种点担任志愿者,为接种者提供咨询和指引。(受访者供图)

  今年2月,董汉卿21岁的生日也是在志愿服务中度过的,他正在为北京冬奥会首场火炬传递忙着协调宣传转播。

  2017年,彼时16岁的董汉卿怀揣着好奇,开始参与到各种志愿岗位中。如今,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经超过800个小时。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获得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用他的话说,志愿者在“用爱发电”。他尽量不耽误自己的学业,志愿服务太忙就补上网课。

  这是一份青春的独特回忆。董汉卿说,志愿者的经历让他有了更强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尤其是在面对弱势群体的时候,要以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

  首都医科大学现任校长饶毅是董汉卿的榜样。饶毅在一次演讲中说:“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这些话,董汉卿熟记于心,“ 做自己尊重的人”也成为这个年轻人追求的目标。

原标题:从好奇到使命,一名医学生的三年战“疫”志愿服务
责任编辑:纪佳琦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