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校园中的田野”响起非遗民歌

发稿时间:2022-01-17 06:0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转了两趟飞机,换乘一次汽车,辗转一天多时间,90后姑娘丁万明才从重庆回到云南省华坪县通达乡丁王村的家。虽然历经一场精彩的演出和一段漫长的旅程,但她并不觉得累。

  丁万明是傈僳族民歌的传承人,在不久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政府主办的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上,她和5名演员表演了傈僳族民歌《赶猪调》,用歌舞将劳动生活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本次民歌节上,展演节目包括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个。丁万明说,希望民族文化不要流失,民歌可以一代一代传承。

  民歌在田野

  初中毕业3年后,丁万明从深圳打工归来,决心留在家乡,而后跟随同村的非遗传承人蔡学珍学习民歌。“那时蔡老师自发组织了一个文艺队,邀请村里年轻的姑娘参加”,丁万明和民歌的缘分就此开启。

  由于白天丁万明和队员都要干农活儿,学习、排练的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刚开始每天都去学,现在差不多一个月排练一两次”。

  传统的民歌教学主要采用口耳相传的形式。“我们不懂乐谱,老师唱一句,我们学一句。”丁万明认为,“文化程度”是影响民歌学习的重要因素,“有的人文化程度跟不上,想要理解民歌,很困难。”

  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壮族三声部民歌”保护单位广西南宁马山县文化馆工作的蓝春平,在本次民歌节上和蓝海群、蓝日浩一起表演了歌曲《生活美如霞》。

  蓝春平是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人,却是瑶族人。她初次接触这个民歌是在1999年,现在她每年都会和同事组织民歌培训。“上星期我们刚刚结束壮族会鼓的培训,还有打扁担、壮族三声部民歌等”。

  蓝春平介绍,他们会先把培训通知告知学校和各乡镇的文艺队等,由学校和文艺队选送老师到文化馆学习。每次培训一个星期,一次80-120人。除了培训,蓝春平也和其他传承人一起走进校园,传唱民歌,他们还针对中小学生推出关于三声部民歌的书籍。

  打造“校园中的田野”

  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看来,民歌蕴含着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是民族的文化符号。“鄂伦春、达斡尔等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的文化是怎样延续至今还生生不息的?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族源、历史、生产生活技能等,通过唱歌的形式存续。”

  2016年-2018年,张天彤带领学生团队,针对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3个少数民族,通过拍摄、采访的方式开展民歌抢救工作,如今,已录制民歌625首,拍摄视频素材300多个小时。

  张天彤在教学时,会定期邀请民歌传承人走进大学课堂,打造“校园中的田野”。“我每次会请1-3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歌手,请年长的传承人示范,年轻的传承人演示,向学生展示新一代‘传承’方式”,之后,学生们要上台演唱,再请传承人点评辅导。

  在教唱过程中,张天彤还会请传承人讲述民歌背后的故事。比如,闽西山歌中,有的歌者会在乐句中加“噢噢”的衬词,这源自闽西龙岩适中镇,那里山高路陡,当地居民在山上挑担很累,时常需要停下喘气。后来,人们把这种喘气声用到歌唱中,逐渐形成闽西山歌的一种润腔特色。

  张天彤希望学生学习民歌时,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她认为,这种示范、教学、展示、汇报的互动交流形式,能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民歌,进而完善知识结构,“这比单纯模仿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

  除了打造“校园中的田野”,张天彤还带领学生走入真正的“田野”,实地感受民歌的魅力。她曾带领学生前往陕北和山西河曲,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的民间歌手面对面交流,并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民俗馆,了解民歌背后的风土人情。在张天彤看来,民间组织是孕育民歌和歌手的土壤,而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母机”。

  在民歌教育上,传统的口耳相传和现代的大学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学校有课时、师资和教学物质条件的保障,可以保证民歌教学的有序化进行。”张天彤认为,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修养,“民间歌手来到学校学习,经过体系化的声音训练和基础音乐理论学习,能够更艺术化和舞台化地展示民歌,也能够更长久地保持民歌的生命力。”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张天彤还会将传承人的课堂录音、记谱,但有的音在谱面上体现不出来,就需要学生把谱子放下,通过口耳心授的方式学习。

  民歌如何吸引年轻人

  在教学过程中,蓝春平发现,语言是学习壮族三声部民歌最困难的地方,“很多来参加培训的老师特别是外地老师,都觉得学壮话太难了”。张天彤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在请非遗传承人教学生唱民歌时,第一步就是语言教学,“用地方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去唱民歌,才不会失去原有的韵味与风格”。

  据安徽省歌舞剧院声乐演员庄群的论文《浅析中国民歌发展现状》中的调查数据,了解并喜欢民歌的学生占比为17%,19%的学生愿意学习民歌,而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了解和学习民歌。

  如何吸引年轻人关注民歌、学习民歌?在多年实践中,蓝春平发现,创新是民歌传承的关键。在民歌演绎中,他们会对原来的山歌进行改编,加入流行元素。除此之外,MV、书籍等新的民歌传承形式也在不断涌现。

  张天彤认为,传承和传播是两个渠道。民歌的传承应从教材入手,让学生从小就能接触民歌,培养观众群,“当这些歌已经融进你的骨血,你怎会不热爱?”传播则要注意赋予民歌新时代的艺术生命力,彰显民歌的艺术魅力。

  “舞台化是民歌传承最适合的发展路径之一。”张天彤坦言,当下民歌已经逐渐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比如京杭沿岸的《运河号子》,在黄河边拉纤的《黄河船夫曲》,这些工种都没有了”。而把民歌复排,放在舞台供人观赏,这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民歌过去是为生活服务的,现在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张天彤说。

  “一块石头可以改变河流的方向,我愿意去做这块石头,坚持做民歌传承。”张天彤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校园中的田野”响起非遗民歌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