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读懂“零传播”背后的考量与权衡

发稿时间:2021-11-03 09:21:00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青年网

  ■张东锋

  继内蒙古、甘肃等地之后,日前黑龙江再次出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且经国家卫健委确认是来自不同的境外输入。国际疫情长期持续,国内接二连三地出现局部小规模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各国防控举措各不相同,不时引发疫情防控策略比较争议。钟南山院士日前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相比于感染后再治疗,目前我国采取的“零传播”策略,并不是成本过高,而是一种低成本做法。

  “零传播”不是绝对性的零传播,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局部疫情反复。总体上看,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国内多次出现的局部疫情反复,主要是受境外疫情输入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来势汹汹。鉴于其传播十分迅速、复制指数很高,发现病毒后采取果断有力应对措施,将其及时有效控制住,恰是为了避免在更大范围引发严重后果。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充分发挥自身制度优势,用较短时间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不但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为经济社会快速恢复赢得了宝贵时间和空间。实践证明,及时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条,是针对新冠病毒传播特点的科学应对举措。

  “零传播”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策略。因应局部疫情的变化,一些城市严格加强防控举措乃至按下“暂停键”,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各种影响。也要看到,在尚未形成稳定的全球性免疫屏障的前提下,一些国家全面放开后导致感染人数激增又不得不收缩举措,同样也意味着很大的成本和代价,对市民、对社会的心理影响也很大。正如钟南山院士指出,“对病毒放任不管,成本还会更高”。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落实各项防控举措时,要以精准有效的举措和服务,尽可能降低对生产生活影响,而不是粗暴地“一刀切”。克服麻痹大意侥幸心理,越是能尽早发现、尽早控制,越能降低疫情传播引发的连串不良影响。

  “零传播”背后是局部和整体、眼前和长远的全盘考量。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从广州、南京,到内蒙古、甘肃,尽管国内多地接连出现过局部疫情反复,不过透过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和各地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我国经济仍整体保持稳步恢复趋势。这与迅速切断病毒传播链条,通过一个月左右就控制当地疫情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整体向好、稳步恢复,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各相关部门也逐渐加深了对变异病毒的传播特点等认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持续优化、完善相关防控举措,严格日常防控规定要求,做好日常点滴的“小投入”,汇聚起来就是对疫情防控的大贡献。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这意味着如钟南山院士所说,中国做得再好,只要是有开放、有输入,肯定还会有传播。与此同时,各个国家、地区卫生防疫体系不同、医疗资源保障水平不同、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推进速度不同,既需要互相借鉴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也需要综合多种条件要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好自身制度等方面优势,采取科学的防控策略,而不是盲目地照搬照抄。

原标题:读懂“零传播”背后的 考量与权衡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