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第一资源为何如此重要

发稿时间:2021-06-20 02:46:00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人才论坛】

   一百年来,党的人才事业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蕴含着历史的条件和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人才事业的发展逻辑,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人才事业的发展,首先源于党的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于革命斗争的需要,十分重视发展和动员各类优秀分子投入革命事业。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投奔延安的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中,大量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大力吸收海外爱国留学生参加抗战,推动抗日根据地科技、医药、文化教育的发展;建立西北自然科学研究会、延安自然科学院等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机构,吸收大批专家学者参加。解放战争时期,建立新政权成为我党的紧迫任务,急需大量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业干部,华北军政大学、华北大学先后开学;随着解放区区域的不断扩大,大批老解放区的各类干部被抽调到新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大量各类专门人才,人才队伍逐渐发展起来。据统计,包括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教育、医疗卫生、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高级知识分子,从1949年的6万多人增加到1955年的约10万人。至1965年年底,全国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共有245.8万人。全国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达1714个,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12万人。留学生积极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从西方国家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达1536人,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领域建设需要大量各类人才,人才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在广度和高度上不断拓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呈现波澜壮阔、浩大宏伟的壮观景象。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人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载人航天、量子卫星、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杂交水稻、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关键领域和重大工程中取得大量突破性成果。

   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开拓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以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己任。实现人的解放,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思想觉悟,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同时也要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文化水平和劳动生产能力。为此,中国共产党创办师范学校、干部学校、农业学校、军事学校、艺术院校、党校等各类学校,培养大批革命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党组织、青年团、工会、农会等,广泛开展识字运动、戏剧运动、体育运动、歌咏比赛、劳动比赛、军事比武等活动,融合开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业务教育、劳动教育;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与思想觉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实现了政治上和制度上的彻底解放,迎来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时代。针对当时落后的教育事业,1949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改革旧教育的方针和步骤,确定了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诠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央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1990年,人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2020年在学总规模达到418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4.4%。人的全面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人才发展治理模式创新

   中国人才事业发展,还应该从人才发展治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党管干部”的干部管理体制,表现为中央及各级党委统一任命和调配党的干部、军队干部以及地方政权和群众团体干部,实行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的管理方式,这种体制适应了残酷的革命斗争和险恶的发展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此时的干部不仅指党的领导骨干,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党的工作机关、群众团体以及国家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干部队伍迅速扩大,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和组织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工作需要将干部进行分类,由中央及各级党委的各部分别进行管理;同时设立政府系统人事管理机构,协助组织部门开展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针对权力过分集中,我党按照“下管一级”原则,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同时扩大国有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改革要求,开展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干部人事分类管理改革的推进,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体制内的干部分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不同组织形态,体制外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也涌现大量优秀人才,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确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才发展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在党管人才原则下,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人才激励、评价、使用、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合理下放人才发展所需的各种权限,优化人才发展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不断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党的人才事业已走过百年,它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未来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柳学智,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任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