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在疫情问题上一度显得“风平浪静”的台湾,遭遇了疫情发生以来最迅猛的一波本土传染。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台湾本土确诊人数已连续10天超过百例,24日又新增590例确诊者,而且连续2天单日新增6例死亡病例。
急速扩散的疫情,严重威胁着台湾民众的健康与安全。台湾地区公卫部门无法跟上疫情升级趋势的核酸检测能力,成了岛内防疫工作的致命瓶颈。与此同时,低下的疫苗接种率,也使得台湾民众严重缺乏免疫屏障,使防疫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严峻的疫情,既令人为台湾同胞的安危担忧,也令人对民进党当局“政治挂帅”,疏于防疫的做法倍感愤怒与不满。
此时此刻,台湾防疫工作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疫苗。由于民进党当局在疫苗采购工作中对大陆疫苗存有极大偏见,而西方国家的疫苗产能又未能如民进党当局预期一般向其倾斜,台湾只得到了数量有限,且已经证实有血栓风险的阿斯利康疫苗。紧张的疫苗储量,加上“别无选择”的疫苗种类,使得台湾的疫苗接种工作进展极其迟缓。在5月这轮疫情袭来之前,大多数台湾民众一方面沉浸在此前未有大规模传染带来的安全感中,缺乏警惕,另一方面也恐惧于阿斯利康疫苗潜在的副作用风险,因此普遍不愿接种疫苗。在本轮疫情在岛内暴发前,台湾仅有不到1%的居民接种了疫苗。如今,疫情的威胁仍未褪去,疫苗接种率却迟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无疑令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面对此情此景,每个真心实意关心台湾民众的人都不禁要问:台湾疫苗短缺的困局,难道真的“无解”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事实上,早在这轮疫情发生之前,大陆方面就多次通过国台办等渠道向台湾同胞喊话,表示愿就疫苗问题向台湾伸出援手。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再度明确表示:“愿意迅速作出安排,让广大台湾同胞尽快有大陆疫苗可用。”
不论是在疫苗产能还是安全性上,我国自主研发的国药、科兴等主流疫苗品种都优于台湾目前仅有的阿斯利康疫苗。与此同时,在高效安排接种工作、鼓励民众接种疫苗这件事上,大陆也有更加成功的经验。事实上,只要两岸能够排除政治上的隔阂,本着对人民健康负责的原则通力合作,台湾的防疫工作不难得到显著的改善。如今,岛内疫情局势越来越令人担忧,民进党当局若继续一意孤行下去,只会让台湾民众平白蒙受更多损失。
面对新冠病毒的威胁,大陆从未因为台湾目前由民进党执政,而在帮助同胞的态度上有过半点保留。毕竟,相比于政治分歧,同胞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反观民进党当局,尽管口头上反复强调他们“爱台湾”,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们只看到了“逢陆必反”,执意排斥两岸合作的极端姿态。在他们看来,疫情似乎是用以攻击大陆方面的“政治筹码”,大陆释出的所有善意信号,都被他们解读为“别有用心”的表现。这样的做法,或许能够为某些人谋取到某些政治资本,但其代价,却是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乃至生命安全。
事实上,不少台湾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了两岸合作的正面价值,热切期盼着两岸能够打通合作渠道。譬如台湾当局金门县县长杨镇浯,就在近日要求民进党当局同意金门县向对岸取得国际认可的合法疫苗。在这个问题上,大陆显示出了十足的善意与真诚。这背后,既是“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也是负责任的表现。与此同时,台湾方面也不乏有积极推动两岸合作的建设性力量。此时此刻,民进党当局还应慎思慎行,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