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迎来关键节点,即将步入“新周期”?

发稿时间:2020-12-18 07:35:00 来源: 第一财经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尤其是三季度以来,消费的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着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为明年经济反弹蓄势。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多个场合表示,从大周期来看,中国将在2021年步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明年的经济增长率普遍预测是在8%~9%之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五到十年的中高速增长。

  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指出,现在谈“新周期”为时尚早。当前经济好转主要是基于疫情冲击下采取了系列“逆周期”政策,明年可能的较高增长主要基于基数效应,尽管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但依然面临着一些短期问题和长期挑战,还不能判断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周期。

  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时也强调,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要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科学部署,狠抓落实,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经济复苏动能转换

  中国进入经济“新周期”的判断,似乎得到一些数据的支撑。比如进入下半年以来,包括PMI先行指标、原材料价格、进出口数据、基建投资都超出预期。随着“十三五”收官以及“十四五”即将开局,新一轮投资开启,中国经济迎来关键节点。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望比三季度继续加快,无论生产还是需求,都在稳步回升,呈现出供需两端双向发力的持续复苏态势。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第一财经分析,经济增长动能正由政策驱动向内生动能转换,预计四季度经济将加快向潜在增速回归,全年有望实现2.1%左右的正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工业生产延续了自4月以来的复苏状态。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从需求端来看,需求的回暖态势在巩固,内生性的增长持续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都在稳步回升。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诉第一财经,除普遍保持较高增速的工业生产和出口,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或为四季度与2021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在消费回暖与汇率因素共同影响下,明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有望正式超过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国。

  信心在全面恢复

  判断经济增长信心有没有恢复、经济增长基础是否得到有效巩固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民间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11月份,民间投资增速的转正,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在全面恢复。

  订单回升、预期好转,加上信贷政策的重点支持,民间投资将继续修复。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将是下一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

  除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外,与经济恢复紧密相连、充分展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高技术产业投资,也出现了持续向好的局面。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幅达到12.8%,明显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外贸方面,最新发布的11月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远超预期,外贸保持较高热度。继前9个月进出口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我国外贸数据已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正增长。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1.8%。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用“这种势头近20年都没有过”,来形容今年的外贸形势。他表示,这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也为外贸改革提供了最好的窗口期。

  出口的高速增长还可以持续多久?魏建国认为,外贸增速还会在明年和后年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甚至可能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持续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并在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上出台更多政策,再加上国内不断提速的新基建发展等,都将进一步为外贸进出口的增势注入持久的动力。

  复苏下挑战仍存

  不过,在疫情步入常态化防控、经济V形反弹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一些短期问题和长期挑战。

  短期来看,经济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总需求不足、金融风险、就业问题、贸易摩擦等外部风险凸显,而长期视角下,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减退、收入差距扩大等都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复杂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韩文龙撰文分析,中国经济还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全球疫情对外部需求和产业供应链的负向冲击效应,使得中国必须立足扩大内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从短期看,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要重点解决好稳就业和促增长两大目标。

  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到了“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业内分析,存量风险包括影子银行回潮、房地产“灰犀牛”、宏观杠杆高企等风险,增量风险则可能指向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非传统风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监管从2017年开始着力防风险、去杠杆,但风险还没有消化完,形成存量风险。一个是机构层面的风险,比如中小银行风险。另一个是产品层面的风险,比如防止影子银行反弹回潮。

  在不久的将来,低生育率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面临挑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军表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国民储蓄率、减弱经济增长潜力,同时对应着劳动力稀缺性提高,劳动成本增加,对经济运行将产生复杂的影响。

  谈“新周期”为时尚早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而逆周期调节则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表示,周期是在一种内生因素的波动循环中产生的,是在一种相对常态化的消费、投资环境中形成的,而在疫情这种超级冲击下,传统周期因素被大大地减弱。

  “虽然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持续的复苏,但复苏的基础还不扎实,复苏的结构不对称。不稳定、不平衡的复苏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简单地说我们步入到了一个新的周期,可能还为时尚早。”刘元春说。

  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对第一财经称,中国经济在全球最先实现复苏,今年将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种经济韧性是建立在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和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基础之上,但看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新周期”,还要看内需是否具有持久性。

  沈建光也认为,目前还不能判断中国经济即将步入“新周期”,当前经济好转主要是基于疫情冲击下采取了系列“逆周期”政策,中国疫情防控卓有成效,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居民消费意愿回暖,由此带动宏观经济的好转。

  沈建光告诉第一财经,明年可能的较高增长主要基于基数效应,故不能判断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周期,尤其是未来在人口、资本红利下降,新旧动能转化的背景下,谈“新周期”为时尚早。建议继续转变增长方式,鼓励科技创新,从过去过度依赖劳动、土地和资本的模式中转变,提升生产效率和驱动创新变革,推动中国经济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增长。

  “当下更应该关注的是跨周期的表现。”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第一财经称,从逆周期到跨周期,能明显看到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正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去思考短期的底线在哪里,长期的方向在哪里。通过一系列方向明确的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有序安排,通过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支出转移政策以及一系列的产业政策相互搭配,中国经济在新的增长阶段将更注重政策效应的相互加强。

  程实说,与“新周期”不同,在一个更长期的时间范围之内,如何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金融高波动性特征所带来的负面冲击,以及更好地抓住在全球长趋势变化之下的一些长远机会,需要真正从跨周期的思维模式引导经济转型的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