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一封来信】从红色家书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发稿时间:2020-04-23 15:48:01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 张丁 中国青年网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 张丁

  在中国家书的百花园中,有一类家书格外夺目,那就是红色家书。

  这些家书的作者有的献出了生命,鲜血把家书都染红了,为我们的党旗、国旗和军旗增添了颜色;有的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增添了正能量。由于这些家书质朴动人、真实可感,记载了当时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心声,有许多成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素材。

  在2019年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出各种红色家书主题方面的图书,如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十一书》;“学习小组”连续4个月在微信平台推出的“初心家书”音频图文栏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制作的11集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等。

  一封封浸透着硝烟和血汗的家书,一个个不惜牺牲生命的奋斗故事,展示了共产党人和先进人物的坚定信仰、炽热情怀。红色家书中的主人公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提供了最生动的诠释和最直观的榜样。

  在诸多关于“初心家书”的宣传报道中,《中国青年作家报》的“解放·红色家书”专栏颇有特点。该专栏自2019年9月中旬开始,至12月31日,共刊发13篇家书文章,以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讲述这些家书背后的故事,展示了家书这种非虚构文学体裁的魅力,向为了新中国献出生命和汗水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致敬。

  1994年“七一”前夕,有着多年党龄的何显斌给正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女儿何金慧写了一封家书:

  “慧慧,‘七一’党的生日就要到了,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普通党员,我还想说几句话。……你是否应该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总有一定的理想、信念、人生观。……我认为关键在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把握自我,管理自我,尊重自我,战胜自我的能力,你说对吗?”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思考,1997年2月23日,何金慧写下了入党申请书。1999年,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01年,何金慧不幸去世,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书信、日记,记录了一名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短暂人生历程。

  家书是写信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与那些宏大叙事和其他文体相比,家书里所反映的恰恰是真实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对家人亲友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都是鲜活生动的。

  1949年2月13日,北平刚刚和平解放,第一次来到北平城的华北野战军第66军炮兵团二营营长宋云亮给未婚妻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文笔生动,从一位普通指战员的视角,记载了平津战役的全过程,披露了当年的战斗环境和后勤生活。信中说:

  “最使人兴奋的是,今天我们坐着汽车到东交民巷玩了一次。听说原先国民党统治的时候,这是‘外国地’,中国人是不大敢去的,可是今天北平已经是人民的城市了,东交民巷的外国人们也再不那么盛气凌人了。”

  9月21日,宋云亮奉命带队在怀仁堂前鸣放礼炮,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10月1日开国大典,他又奉命在天安门广场鸣放礼炮。

  1949年端午节夜,二野五兵团十八军政治部秘书袁志超,提笔给远在山东临沂老家的弟弟写了一封长达6000多字的家书,详细讲述了自己所在的部队参加渡江战役以来的行军、战斗生活。

  “我们有许多同志知识缺乏,不懂事,在过江以前闹过许多笑话,有的说长江没有边,过半个月还看不见岸;有的说长江的水面善心恶,看着好家伙没有事,一出了事就没有命了;也有的说江里有江猪,来了一群一家伙就把船撞翻了……这些老百姓因为不了解我们,跑到山上去逃难。天又下雨,也没有避雨的地方,又没饭吃,淋的浑身是水。一家人在树底下,又冷又饿,衣服湿了都贴在皮上,像猴子一样,光瞪着眼睛喘气。” 这封家书亲切流畅,情节生动,十分感人,既是书信,又是一篇文学作品。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和内地之间的通信极为不畅,女兵关群从乌鲁木齐(当时称“迪化”)给在长沙的大姐和哥哥写了一封信,信在路上走了大约一个月。

  从西安到甘肃再到新疆,女战士用新闻记录的方式描述了一路的见闻,语言形象生动,没有亲身感受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最使人感到兴奋的是迪化有一种欣欣向荣之气。到处在从事新的建设,这些砌房子的‘匠人’就是伟大的人民解放军。过去盛世才时代,一栋大厦三年内没建设好,解放军两个月不到就完成了,你们说伟大不?” 关群参与了新疆解放之初的建设,1953年随丈夫杨大斌离开新疆,到了北京。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尽管环境非常艰苦,但志愿军战士充满了革命豪气和乐观主义精神。1953年9月22日,中秋之夜,志愿军战士少康坐在窗前给在国内的弟弟写信,讲述了在朝鲜前线过中秋节的情况:

  “五一年的中秋节,是个很热闹的月夜。部队向前移动,小后方要搬家,我接受搬家任务。这天晚上,坐着汽车跑了一夜。车子经过‘谷山’,平原上一段七十公里开阔地上,飞机封锁的特别厉害,敌人的夜航机B25又投弹、又扫射,路炸得坎坷不平,天空上悬挂起几十个照明弹,在(再)加上皎洁的月光,地上有一颗针都能看见,公路两旁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向天上交织成一片火网。”

  少康主要从事文艺工作,想方设法编排节目,为前线的战友们送上精神食粮。在他们的眼中,阵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美丽的风景。

  红色家书是近百年来一代代先进群体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的实物见证,是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珍贵档案,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捧读这些家书,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可以感受到他们笔下流出的热血和激情,他们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置于个人、家庭之上,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和崇高的牺牲精神;可以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原标题:【一封来信】从红色家书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