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开封的冬,是东大寺门口交织着清晨雾气和早餐香气的小巷,是午后橱窗中勾勒着金色光边的丝线衣袍,是鼓楼夜市里映入的车水马龙和华灯初上。踏入开封不止一次,而与汴绣的相遇则是在一个冬日的晴天。
周日一早,进入小巷,宋绣艺术博物馆就在前方,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素花成立的民间博物馆,之前查到的资料显示周日闭馆,但还是抱着希望前来。到达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黑底黄字的“宋绣艺术博物馆”的门牌,但大门却是紧闭的。难过是一定的,但我四周看看,发现前面公司的门是开着的。怀着紧张的心情进入了公司大院敲门后,一位头发花白,衣服上粘着线头的奶奶来给我们开门,得知来意后便拿上钥匙打开了展示厅的门。
看着她的面容,我迅速想到了之前看过的报道,这就是被誉为“汴绣皇后”的王素花本人。中国刺绣历史悠久,小到珠绣时装、手帕、荷包,大到挂绣、屏风、装饰画,刺绣随处可见。各地绣品各不相同,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河南开封则是汴绣。汴绣受宋代文化影响,颜色淡雅清新,绣制精细。靖康之变后,社会动荡,绣匠散落民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继承传统工艺,开封成立了7人汴绣合作组。1957年,20岁的王素花踏入开封汴绣厂,也正式开启了她的汴绣之路。
一年后,王素花收到了一个重要任务,王素花和姐妹们需要绣制出我国首幅汴绣《清明上河图》,代表河南省向国庆10周年献礼。接到任务的她十分高兴,十几分钟就跑回了厂里,但回去打开图纸的一刻,她惊住了,“图里密密麻麻二百多个人物,喜怒哀乐各不相同,还有各种房屋、树木。”她回忆道。
绣制《清明上河图》并非易事,完不成任务就不进家门是她的想法。“当时我吃在厂里、住在厂里,但是家里父母都支持我,特别是我老伴。”家人的支持也是她绣制的动力。“当时是夏天,我是通夜班,三个半月不倒班,白天寻找、研究针法,时间很紧张。”大到房屋、柳树,小到砖瓦、路上小毛驴站着、吃草时候的姿势,她都一一观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王素花穿梭在车间和开封的大街小巷,终于,在1959年国庆节前夕,王素花和绣工们绣制完成。
退休后,王素花仍坚持汴绣工作。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休息,白天时间刺绣,80多岁的她依然生活充实。作为汴绣的非遗传承人,王素花也深知自己的责任。“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要抢时间,一天不糊涂,我也要传承。”这是她的信念。王素花不仅传承给家人,也传承于整个社会。全国各地来学习汴绣的都是免费,王素花还曾免费教授残疾人汴绣技艺。一百多人、管吃管住、五年半时间并非易事,但她认为,“喜欢汴绣的人更多,看着汴绣能传承下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今,汴绣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王素花的作品也曾到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说到汴绣,王素花始终眼里有神,面带微笑:“一辈子到现在我觉得自己做汴绣是最合适、最满意的,汴绣就是我半个生命,我要在有生之年把汴绣的一星一点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