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王雄谈小说之十六】关于好小说的标准(三)

发稿时间:2020-03-24 11:54:01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王雄 中国青年网

  第四点:小说要有文化。

  可能有人会问,小说本身就是文化,没有文化能写出小说吗?然而,我说的小说要有文化,指的是小说人物、故事和氛围要有文化韵味和文化底蕴。一个好作家,他讲的故事一定要充满文化味。这是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表现。

  从一定意义上讲,小说的文化性离不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作支撑。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何为传统文化?即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是大自然的和人文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何为地域文化?即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特征现象。是一个流域或区域里的风俗习俗、风土人情、服饰饮食、祭祀礼仪等特有的精神文化活动。

  中华民族有非常优秀的文化宝藏,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发展源流,深埋在历史和现实之中。你挖得越深,那清泉就越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王牌,一个民族对待自己的文化采取轻视的态度是很可怕的。

  冯骥才认为,保持对文化的尊严就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蕴含有最深的民族情感。有了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自尊,就不可能不爱国,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自己的文化是那样挚爱。

  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社长聂震宁认为,文学作品应更注重深度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的东西。否则,就与新闻作品没有区别。

  《红楼梦》为什么能传世?诸多灵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几大家族纸醉金迷的故事,吸引读者感动读者,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小说充满了文化。如诗词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无论哪一个方面,都可以编成一本文化专著,可谓是一本大百科全书。

  为什么有许多小说,读者看一遍就扔了,没有收藏价值,没有再读的欲望了,就因为小说没有回味的余地,没有读者惦记的东西,即小说的文化性太差。

  北京的四合院就具有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闲时,我很喜欢在北京胡同里穷逛。你走进任何一个胡同,从外边看,民居都被灰墙围着。灰墙很庄严、很神秘,你不知道里边都有些什么东西。写进小说里,就是民居文化。

  还有北京四合院的“门文化”。行走在北京胡同里,两侧的院墙一样,屋脊一样高,惟有门不一样。旧社会时,有文化的人只要看院门,就能知道里边住的是什么人。不同的四合院有不同的门,看四合院的门,就知道主人的身份。在清朝,门是有级别的,你不能随便做门。广亮门,是部级以上官位的家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如意门,就是学士家的门。门外挺神秘,一旦进了这个门,你就成了自家人。都在一个屋檐下,大家不分彼此,一起享用这个空间,什么话都可以说,亲密无间。这种文化现象是很令人体验和回味的。

  再譬如说服饰文化。古代的官服是很有讲究的,明、清两代,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的图案,叫补子,又称“背胸”“胸背”。一般用彩线绣制,亦称“绣补”,也有织造的。这些“绣补”也有讲究,文官用禽,武官用兽,以示差别,是区分文武官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传世古》中的高祖父,曾是清王朝的厅级官员。他在职时穿什么衣服,告老还乡了穿什么衣服,一点也不能写错,否则就会闹笑话。写出来,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历史。

原标题:【王雄谈小说之十六】关于好小说的标准(三)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