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发稿时间:2019-09-20 08:3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厚普公益学校高中语文组备课。厚普公益学校供图执笔: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培莲 实习生 于喜水 冯楠

  视频编导:王培莲

  文稿编辑:蒋韡薇

  -----------------

  生活给了陈阳一份巧合与惊喜。他说自己平凡得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因为一束阳光的照射开始熠熠闪光。

  陈阳生命里的这束“光”,就是东北师范大学厚普公益学校(以下简称“厚普”)。从初一到高二,他一直在“厚普”补习。3年前,陈阳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他转换了角色,从“厚普”的补习生变为一名志愿教师。

  中学时代,陈阳总是期待周日快点到来,不是为了休息,而是能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教室,得到老师们的关注和鼓励。

  10年前,东北师范大学厚普公益学校成立。这是一所由大学生自发创办、面向长春市及周边县区农民工和贫困家庭子女的公益性辅导学校。“厚普”的名字取意于英文单词hope,寓意为希望。

  陈阳是“厚普”的第四届补习生。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厚普”的招生信息时,也看到了希望。对于一个父母都失业、靠低保维持生活的家庭来说,很难再花钱给孩子补课。可刚上初中时,陈阳学习有些吃力,成绩排在班级的中下游。

  解宏伟是厚普公益学校的创始人。现在,他已经是长春一所知名中学的化学教师。生长在农村的解宏伟,非常明白农村和城市家庭贫困的孩子有多需要学业辅导和丰富的课外生活。他还在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读书时,经常利用暑假去西北和西南山区支教。

  “关注了遥远的山区,周围有需要的孩子谁来帮?”爱心的种子撒在解宏伟心里。他与化学学院其他同学一起走访了长春多个中学和社区,了解家庭贫困学生的补课需求。酝酿了1年,在学校和化学学院团委的支持下,2009年秋季,厚普公益学校第一期开班。

  解宏伟通过当地媒体发布招生信息后,有很多家长打电话咨询。第一期“厚普”补习班先开设了初中课程,有180多名学生。

  有人认可,也引来不少质疑。有些社会辅导机构和家长觉得,师范生们办公益学校是一时热情,不过是为将来从教练手而已。

  “不能让农民工和贫困家庭的孩子白来,更不能丢了东北师大的招牌。”解宏伟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课程不间断,“厚普”对志愿教师的选拔非常严格。

  “厚普”是东北师大最难进的社团,有些教学岗位的录取比例达到20比1。筛选的第一关为笔试,考题是挑选出来的各科历年高考题。笔试的胜出者还要通过教学技能和奉献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乐于奉献是“厚普”挑选教师最看中的品格。一次,一名能力不错的“学霸”应聘者在试讲环节被淘汰出局。他上台单手拿着书、下巴高高抬起。开口第一句话是“这个题目有啥好讲的”,评委组一致决定,态度傲慢的人不适合留在“厚普”。

  是否会为了15分钟的试讲去认真查阅教法和参考书、当其他事与上课时间冲突时是否会优先选择上课、是否愿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厚普”要选择一帮志趣相投的人,共同做一份爱心事业。

  初中时期的陈阳性格内向,和陌生人说话时会紧张和重复。平时在学校,害羞的他几乎不会主动找老师发问。一次在“厚普”的化学课上,老师让大家上台表演化学元素。陈阳不敢,老师就耐心地鼓励他。最终陈阳战胜了自己。他说,平时在学校,老师只会叫举手的学生,“厚普”让他开始感受到被关注。

  生动的课堂和愉快的氛围,每个学生能享受到无差别的对待。这一点,陈阳很受益,他开始慢慢喜欢在课上回答问题、与人交流。

  早几年,中学生没有手机,每周的上课地点经常有变动。不论天气如何,“厚普”的教师们都提前在教学楼门前等着,通知每一个来的学生。这些细微之处,陈阳至今印象深刻。

  在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陈阳结识了一群有梦想和爱心的大学生,为他“两点一线”的中学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厚普”补课,你是否放心?如果有一点疑虑,就说明志愿教师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厚普”高中部英语教研组组长倪家瑞一直记得她刚加入时,前任教研组长说的一番话。

  “每个人的学习成长过程中,都有令自己尊敬与难忘的老师。”倪家瑞希望日后学生再提到她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每次上课前,倪家瑞会提前赶到教室,和孩子们聊聊一周来的学习状况。要是课堂上有内向的孩子,她会结合教学内容讲个笑话,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倪家瑞还有个习惯,每次有新生来,她会留下电话和QQ号,方便平日里给大家答疑解惑。

  今年6月,刘禹慧当选为厚普公益学校的第十一期校长,任期一年。刘禹慧是非师范专业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厚普”的学生叫志愿教师“爸爸”的故事吸引了她。

  故事的主角是东北师大的大四学生赵明亮。他在“厚普”做过3年志愿教师。在“厚普”暑期夏令营上,赵明亮跟孩子们朝夕相处,上课、吃饭、睡觉,每个环节赵明亮都为他们安排妥当。孩子们送给他一个爱称“赵爸”。刚20岁出头,恋爱都没怎么谈过,就被叫“爸”,赵明亮有点哭笑不得。

  学生信任赵明亮,愿意和他分享秘密。一名初三男孩喜欢同班一个女生,但不敢表达。

  “怎么办?”这个男生问。

  “初三是升学的关键时期,以学习为重,把对女生的好感先放在心里,不要影响互相的学习与生活。”赵明亮说的话,这个男生真的听了进去。

  不仅给孩子们补课,还要和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是赵明亮的心得体会。“走进他们心里,说话才会有分量。”他发现,来“厚普”的孩子们最大的变化是开阔了眼界,梦想之花开始绽放。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大多公费师范生的未来目标。在“厚普”,他们提前体验和懂得了为师之道。

  现在,“厚普”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教学部,200多名教师和300多名学生。小学部开设美术、音乐等特长班,初、高中为全科辅导课程。除此之外,还成立了龙子心希望学校小学部教学基地和社区分校。

  为兼顾巩固学科考试点、扩大知识面,志愿教师们立足教材、不讲教材。在大班教学之外,对进度慢的学生还会有“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

  在任课教师之外,考虑到许多家庭贫困学生心理更脆弱和敏感,“厚普”的每个班级还配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课堂纪律。除了严格选拔,日常考核也不放松。每周,“厚普”各个教研组的教师会集中备课,负责行政管理的志愿者也会一起参与,对课上的教案进行评定和完善。学期中间,会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学期末有总结大会,表彰优秀教师,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每人300元的助学金。

  多年来形成的考核习惯,让志愿教师们颇有竞争意识,也避免了很多校园公益组织在提供志愿服务中约束力差的问题,刘禹慧说。

  厚普公益学校筹备时,东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李鹏,彼时正是化学学院的团委书记。他见证了“厚普”的创立和成长。“这是一个有拳拳爱心的项目”。

  李鹏说,这个平台不仅解决了家庭贫困学子的补习问题,也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实践、提升和奉献的价值需要。在他看来,一届届东北师大学子把大学最美好的课余时光投入到其中,在孩子心中撒播希望的种子,用爱心照亮他们的未来。

  长期以来,东北师大团委支持着“厚普”的各项经费开支,还有企业为“厚普”学生提供助学金。

  因为在长春工作的便利,解宏伟经常和在任“厚普”教师分享经验,也会向周围人介绍这个组织。前年,解宏伟任高三的化学教师,他特意抽出了几个周末,给“厚普”的高三孩子补化学课。

  10年过去,共有72所中小学的3750多名学生在“厚普”补习过,东北师范大学的1639名大学生志愿者先后参与到公益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来。“厚德载物,普泽爱心”的“厚普”校训在一届届东北师大学子中传承着。

  一份不完全的统计显示,来“厚普”的学生大多成绩处于中等偏下,一个学期的补课后可以上升到中等或中上等。刘禹慧说,有不少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全国知名高校。

  除了周日补课,每个暑假“厚普”还会举办为期10天的夏令营,大家一起进行素质拓展、分享成长中的困惑。寒假时,志愿教师们会去家访。

  陈阳还记得当年老师们来家访时,送来了一本他想买很久的《中考满分作文大全》,还有一个红皮的活页记事本。记事本扉页上印着厚普公益学校的章,他一直没舍得用。现在,这个记事本就放在陈阳的宿舍里,“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的陈阳,在社团纳新时,一笔一画地填了一张“厚普”的报名表。能延续与“厚普”的情感,陈阳觉得幸运又幸福。现在,每个周日,陈阳都会出现在“厚普”的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未来,我要做一名有人情味的语文教师”。

原标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