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让青春在泥土中蓬勃

发稿时间:2019-07-25 21:53:00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这是一场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实践;这是一次密切党群关系、改善基层面貌的再造重塑;这是一回志存高远、扎根基层的本真回归……近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湖畔到牧场,人们的笑容越来越多,幸福感越来越强,天南海北都诉说着一个个暖人心、鼓励人奋进的故事。驻村干部,在接续奋斗中坚守初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奉献青春中书写着热诚、忠诚、赤诚、挚诚。

  驻村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当从“机关大门”走进“百姓家门”。选派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既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要求,也是推动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鱼水情”的现实需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赤脚医生扎根基层,到今天的城乡对口帮扶、干部一线驻村……党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一直体现和贯穿于万家忧乐、民生冷暖的具体行动当中。驻村干部唯有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凝聚党心民心,找到自己人生出彩的舞台。

  驻村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当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打响了脱贫攻坚战,280多万干部进驻12.8万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力度之强、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效之大,前所未有。2020年要彻底消除贫困,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就要脱贫约20人,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决战。驻村干部唯有树立“办法总比问题多”的为民宗旨,把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深入自己脑髓中,方能用辛勤的汗水,换来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驻村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当以“豁达胸怀”书写“民生情怀”。“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爹娘;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大道至简,农村发展愿景一定是来自群众内心的真实反映。驻村工作最大的特质就是要用脚步丈量民情,感同身受老百姓的冷暖苦乐。这就要求驻村干部要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多一点汗味,多一点泥味,用真心去感受“一切来源于群众”,用真情去体会“一切依靠群众”,用汗水去体验“一切为了群众”。

  驻村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当把“群众需求”作为“价值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许党许国、忠于人民的一腔赤诚和真挚情怀!从苏区干部“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再到廖俊波“跟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这是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心系人民、为民担当的博大胸怀!驻村干部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才能把“心中有民”作为不变的价值指向,把“行之爱民”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把“服务为民”作为最美的价值底色。

  驻村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当凭“无字丰碑”赢得“群众口碑”。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延安窑洞对话”和“西柏坡赶考”,用生动实践诠释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历史真理;“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和“人民是阅卷人”,以务实举措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驻村干部只有真正和农民交上朋友、做上亲戚,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才能用汗水挥洒“出彩”青春,用智慧谱写“多骄”篇章。

  青春因初心而不老,梦想因奋斗而生辉。再远不忘“问初心”,是共产党人的自觉、自省与自律。人民是党的事业立足的根基、成长的血脉、力量的源泉。一个人能走多远,心的志向决定脚的方向。全体党员干部,当把党的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筑牢初心之基,扬帆为民之本,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将理论上的“该不该”转化成实际中的“能不能”,以“初心之问”推动“为民之行”。(任国良)

责任编辑:赵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