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把握党的历史使命

发稿时间:2017-11-24 12:30:00 来源:宁夏日报 中国青年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均以失败告终。在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96年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基于这样的历史逻辑,党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进行伟大的革命性实践。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这些历史性变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进行许多具有不同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取得的,是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障的,是沿着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进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感召下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

  “四个伟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要继续为伟大梦想奋斗,必然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然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必然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增强“四个自信”,推进伟大事业。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现实逻辑。

  “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伟大斗争是抓手,伟大工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政治保证,伟大事业是路径,伟大梦想是归宿和目标。“四个伟大”既符合历史逻辑,也是当代中国实践逻辑的深刻反映,是我们党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个伟大”涵盖了新时代党的全部重大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行动纲领必然要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奋斗姿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四个伟大”正是制定行动纲领的基本遵循。进行伟大斗争昭示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夺取伟大胜利的问题;建设伟大工程昭示了党“以什么样的主体力量”夺取伟大胜利的问题;推进伟大事业昭示了党夺取伟大胜利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实现伟大梦想昭示了党“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夺取伟大胜利的问题。“四个伟大”从一个整体性、宏观性的视角把我们党的事业更加完整地凸显出来,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点和伟大实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进行伟大斗争要着眼于“敢不敢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建设伟大工程要着眼于“什么样的人领着干”。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推进伟大事业要着眼于“如何干”。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决心、有智慧、有能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实现伟大梦想要着眼于“干成什么”。伟大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愿景。十九大作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两个阶段”新战略安排,把这一梦想的宏伟蓝图描绘得更加清晰。实现伟大梦想,既需要攻坚克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以提供强大动力,也需要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打造坚强领导主体力量以提供组织保证,还需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确保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才能共同托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者系宁夏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均以失败告终。在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96年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基于这样的历史逻辑,党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进行伟大的革命性实践。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这些历史性变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进行许多具有不同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取得的,是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障的,是沿着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进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感召下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

  “四个伟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要继续为伟大梦想奋斗,必然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然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必然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增强“四个自信”,推进伟大事业。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现实逻辑。

  “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伟大斗争是抓手,伟大工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政治保证,伟大事业是路径,伟大梦想是归宿和目标。“四个伟大”既符合历史逻辑,也是当代中国实践逻辑的深刻反映,是我们党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个伟大”涵盖了新时代党的全部重大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行动纲领必然要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奋斗姿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四个伟大”正是制定行动纲领的基本遵循。进行伟大斗争昭示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夺取伟大胜利的问题;建设伟大工程昭示了党“以什么样的主体力量”夺取伟大胜利的问题;推进伟大事业昭示了党夺取伟大胜利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实现伟大梦想昭示了党“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夺取伟大胜利的问题。“四个伟大”从一个整体性、宏观性的视角把我们党的事业更加完整地凸显出来,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点和伟大实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进行伟大斗争要着眼于“敢不敢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建设伟大工程要着眼于“什么样的人领着干”。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推进伟大事业要着眼于“如何干”。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决心、有智慧、有能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实现伟大梦想要着眼于“干成什么”。伟大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愿景。十九大作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两个阶段”新战略安排,把这一梦想的宏伟蓝图描绘得更加清晰。实现伟大梦想,既需要攻坚克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以提供强大动力,也需要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打造坚强领导主体力量以提供组织保证,还需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确保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才能共同托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者系宁夏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千帆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