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联合作战能力提上去
■边靖泽
仗要联合打,兵要体系练。
习主席在视察空降兵军时强调,要“加大同其他军兵种部队协同训练力度,推进战训深度耦合,提升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能力”。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级指挥员强化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深入研究一体化联合作战,不断创新训法战法,切实把联合作战能力提上去,确保制胜强敌对手、打赢未来战争。
“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在分合。”现代战争无战不联、无联不胜。随着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演变,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基本作战形式,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成为现代战争的显著特点。要提升联合作战能力、赢得未来战争,必须把联合训练搞扎实,切实练强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能力,让部队从“积木组合”走向“血脉相通”,把“硬指头”攥成“铁拳头”,真正形成体系制胜优势。
军之大事,命在于将。千军万马看指挥,联合的关键在指挥。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有军事专家认为,指挥机构对战局胜负的作用,相当于参战部队战斗力总和的40%。指挥员是否具备联合指挥能力,已经成为我们能否打赢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撑。我军要提升战斗力建设水平,获得未来联合战场上的制胜先机,当务之急是把指挥员指挥联合作战的本领练扎实。各级指挥员只有把练战强能聚焦到联合上,主动学联合、练联合,积极谋联合、干联合,树牢联合思维,具备联合知识,增强联合技能,才能不断提升联合指挥能力。
行动决定胜负,联合作战体现在联合行动上。未来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把各个作战单元、各类武器系统融入体系,形成体系作战能力,靠的是联合行动。谁能通过联合行动把诸军兵种有效融合为一体,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特别是一体化联合作战,涉及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空间,包括有人与无人的深度联合、智能武器的自动联合,没有精准精细精确的联合行动,就难以达到“1+1>2”的作战效果。只有提升作战部队联合行动能力,实现诸军兵种力量的优化结合、能力互补、协同增效,才能聚合优势、释放效能,赢得战争胜利。联合行动能力的锤炼,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培育联合文化,强化联合训练,从而形成化学反应,使各个作战要素、作战单元无缝嵌入联合作战体系。
大仗小仗都要打保障,离开联合保障就打不了仗。正所谓,兵马未动,保障先行。战争形态越发展,作战对保障的依赖性越大。有一句军事名言:“如果作战计划在后勤保障上行不通,那么再好的作战计划也等于一纸空文。”只有提升联合保障能力,让保障精准对接战场,赢得战争才不是一句空谈。联合保障,重在“联”上。精准对接战场,就是要高效融入联合作战体系。对保障单元来说,不仅要人才过硬、物资充足,还要通过演训磨合、制度设计,把卫勤、油料、弹药无缝“焊接”到联合作战体系中。事实证明,只有具备强大的联合保障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保障效力,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联合作战,需要过硬的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能力。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支撑未来战场的胜利。当前,面对繁重的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各级指挥员必须树牢联合制胜理念,广泛开展实战化联合训练,加大军兵种联合编组、互为对手、互为条件训练,加快提升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推动联战联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