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军事 >>  正文

军营纪事丨深海潜行的岁月

发稿时间:2024-06-04 07:24:00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余海玉 中国青年网

  深海潜行的岁月

  ■余海玉

  初夏的码头椰风阵阵,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出海归来的潜艇兵在岸边享受着难得的周末时光。

  傍晚时分,几名新兵在班长的带领下熟悉营区环境。3名肩扛“四道拐”的老兵走了过来,瞬间吸引了新兵的目光。班长小声提醒道:“那就是一级军士长,他们的兵龄比你们的年龄还大呢。”

  一直以来,因为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潜艇兵总显得特别神秘。对于从军20多年的一级军士长来说,每次潜行都要与幽暗、孤寂和未知的危险相伴,肩头的“四道拐”意味着太多难以对外言说的隐秘和自豪。

  一

  秦建东是名副其实的老兵,也是三名一级军士长中兵龄最长的。初次见面,当他摘下帽子时,他的满头白发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今年已经是他当潜艇兵的第30个年头,当年那个一米八的帅小伙转眼间变成了快50岁的老秦。

  入伍后的第一次出海就让老秦刻骨铭心。航行途中因为任务需要,潜艇必须浮出水面。当时正好赶上大风浪,滔天的巨浪不断拍打着艇体。陕西大山里长大的秦建东哪见过这种阵势,剧烈的颠簸让他呕吐不止。夜里,精疲力尽的秦建东只能强忍不适勉强昏睡一会儿。

  第二天风浪继续,秦建东难受得浑身冒虚汗,萌生了回去后打报告换单位的想法。没想到艇员队政委一直关注着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建东,你就记住一句话,不管干什么,都要坚持再坚持。”从那以后,“坚持”二字就刻在秦建东的心底,支撑他度过了深海之下无数个幽暗密闭的日子。

  这么多年,秦建东几乎从同学朋友的圈子里“消失”了。亲戚朋友难免好奇,有时问起他平时都在做些什么,秦建东总会说:“我给你推荐一首歌,你听听。”他说的歌名叫《不要问我在哪里》,第一句歌词便是“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光阴易逝,如今的秦建东年底就要光荣退休了。站在岸边,秦建东望向码头,再次哼唱起来:“你说你听不到我的豪言壮语,我只能告诉你我在向你敬礼。”

  当了30年潜艇兵,秦建东有自己的得意之处。每年新兵进艇都免不了因为空间狭小而撞头,此时秦建东总会自豪地说:“老兵就不会撞到,为啥?因为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会下意识低头。”而他最骄傲的事,莫过于曾“骑鲸蹈海”执行过无数大项任务。伴随着人民海军的不断发展,他见证了单位装备的一次次更新换代。“每次看到码头的艇都能回忆起与战友并肩战斗的日子,那深海之下、钢铁之中,有我的青春。这头白发,值!”

  二

  “你看我们艇上的钟表有什么不一样?”赵满星向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顺着赵满星手指的方向,我发现,潜艇会议室墙上圆形船钟的刻度,是从1点到24点排布的。“海下分不清白天黑夜,只能看表,24小时的表盘一眼就能看出是白天还是晚上。”

  赵满星比秦建东年轻几岁,当了26年潜艇兵的他身材魁梧,十分健谈。紧接着,他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艇上的床铺数是人数的三分之二吗?”看我没反应过来,赵满星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是三班倒,值班的人下更时就叫醒床铺上的战友去接更,所以潜艇的床铺上24小时有人,一直是热乎的。”说到这里,赵满星忍不住感慨:“我们潜艇兵常年都睡一张床,大家的感情能不深吗?”

  从新兵一路走来,赵满星对潜艇兵的战友情体会很深。他说,因为长时间待在狭小的空间里,潜艇兵需要有极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并且要相互关心、彼此包容,否则无法在深海环境里执行任务。

  赵满星的岗位叫作舵信技师,主要负责掌舵和通信。潜艇指挥室内,指挥员旁边0.5平方米的位置就是赵满星的战位。驾驶潜艇要想无声毙敌,必须保证安全和隐蔽。作为舵手,赵满星要引导潜艇在茫茫深海避开暗礁、湍流和许多未知的危险,压力可想而知。“我们有句口头禅是一百减一等于零,意思就是在潜艇部队百人同操一杆枪,只要有一个人操作失误,就可能导致整艘艇发生灾难性后果。”

  赵满星说话时语速很快,但提到一次险情发生后母亲的变化时,他的语速明显慢了下来。和战友们一样,赵满星对家里向来是报喜不报忧,再加上父母都了解他工作的特殊性,很少主动联系他。但一次潜艇遭遇险情的新闻播出后,母亲仿佛变了个人,基本上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发短信。母亲的变化让赵满星心中五味杂陈,从那以后,一向说话干脆利落的他给家里打电话时再也不着急了,总是找话题陪母亲多聊片刻。

  靠港的时候,赵满星喜欢骑车去热闹的菜市场走走,那里的烟火气和潜行深海时的寂静相比仿佛是两个世界。听着市场上的人声鼎沸,看市民挑选各色水果蔬菜,让赵满星感觉格外踏实,似乎这样平淡而美好的日常更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潜行深海的意义。

  三

  一批新兵首次进艇熟悉环境,带队“导游”陈祖军看起来并不起眼。和魁梧高大的赵满星不同,他身材清瘦、面庞黝黑,当兵29年,说话依然带着湖南老家的口音。迈过舱室之间的门时,有新兵好奇地问道:这水密门什么时候关啊?

  这一问,让陈祖军有些愣神。

  水密门不仅是一道门,更是潜艇上阻挡海水侵入的重要安全装置。提问的新兵很快就会在单位的教育课上了解到,技师陈祖军10年前是如何刻骨铭心感受过关闭舱室水密门的“分量”。

  2014年春节,海军372潜艇执行深海巡航任务时,突遭“水下断崖”,急速“掉深”。“掉深”是指潜艇在航行时的深度急剧增加,海水浮力迅速减小,潜艇瞬间下沉的现象。一旦潜艇跌落至极限深度,艇身会因无法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而被压碎。

  当时,迅猛的海水喷涌进372潜艇舱室。危急关头,指挥员连下数十道口令,陈祖军和全艇战友做出500多个动作,关闭近百个阀门,用180秒化险为夷,完成自救,创造了潜艇史上的奇迹。

  险情中,陈祖军所在的主机舱管路破损,海水猛喷而出。为了不让危险蔓延至其他舱室,他带着2名战友毅然关闭舱室水密门“自绝后路”。

  “掉深”险情已过去10年,当我问起当年关闭水密门时是否害怕,陈祖军非常平静:“没时间多想,我们一直是这么训练的,出现险情要第一时间关门封舱,不能影响其他舱室。即使我们3个都牺牲了,其他人还有可能生还。”

  “艇动三分险,生死一条路。”入伍时陈祖军听说“怕死不当潜艇兵”,那时的他没有想过自己真的会在深海遭遇致命危险,更没有想过原来化解险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老班长经常强调的:“别慌乱,按平时训练的程序来。”

  险情发生后,为了避免艇内线路失火,陈祖军他们迅速切断了所在舱室的电源,这意味着他们3人是在黑暗中迎着喷涌的海水关闭了几十个阀门。对此,陈祖军憨厚一笑:“我们一直是这么训练的。”为了练就应对潜艇进水、失火等险情的能力,陈祖军29年来在黑暗的模拟艇内迎着喷涌的海水训练了无数次,关闭阀门的动作已成为他的肌肉记忆。

  后来,海军372潜艇荣立一等功,被授予“践行强军目标模范艇”荣誉称号,头顶光环的陈祖军作过多场事迹报告会。“新入列的艇条件都好多了,以后一定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说到这儿,陈祖军脸上显出一丝轻松的神情。码头上,又一队新兵走过,与他们目光交汇时,陈祖军的眼神格外柔软。

  很快,支队又将出征执行新的任务,而三位老兵也将听令而行,一如过去的20多年一样。他们相约三人之中不管谁退休,都要聚在一起拍张合影,待到年老时,共同怀念那段深海潜行的青春岁月。

  

原标题:军营纪事丨深海潜行的岁月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