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我国开启地月空间探索新纪元 中国人首次点亮“地月灯塔”

发稿时间:2025-04-16 06:18:00 作者:邱晨辉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供图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的深邃太空,中国人点亮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坐标。

  记者今天从在北京举办的“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DRO-A、DRO-B与DRO-L卫星,在地月空间成功建立起大尺度的星间测量通信链路,标志着国际首个基于远距离逆行轨道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正式组网运行,在浩瀚星海点亮“地月灯塔”。

  “随着三星互联组网,我国成功验证了卫星跟踪卫星的天基测量定轨新体制。”“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专项工程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王文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当前随着月球及深空探测任务增多,地基跟踪测量压力日益增大,测控资源占用紧张。如今,这一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地月空间航天器的测定轨效率和自主性,为航天器高效运行开辟了新路径。

  DRO是地月空间中一类十分独特的有界周期轨道族,也是连接地球、月球和深空的交通枢纽。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强介绍,DRO有望成为空间科学探索的新疆域、部署空间应用基础设施的新高地、服务支援空间飞行器的新基地、支持载人深空探索的新起点。

  2017年,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科研团队,率先启动地月空间DRO的独特属性和战略价值预先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2022年2月,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提出自主创新地月空间大尺度三星星座方案;2024年2月3日,首颗卫星DRO-L,成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并正常开展相关实验;2024年3月13日,DRO-A/B双星组合体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发射异常情况下,工程团队成功紧急实施了多次近地点轨道机动补救控制,组合体在历经约850万公里航程后,最终准确进入预定DRO轨道。2024年8月28日,DRO-A/B双星组合体在DRO成功分离。8月30日,DRO-A、DRO-B和DRO-L卫星成功构建K频段微波星间测量通信链路,首次验证了地月空间尺度三星互联互通的组网通信。2025年3月底,DRO-B卫星离开DRO,三颗卫星进一步建成更大空间尺度的“地月灯塔”。

  “三星互联组网成功后,已持续开展了多项前沿科学实验及新技术试验,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王强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6日 05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