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让电费账单“瘦身” 山东首创“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

发稿时间:2025-04-15 22:24:00 作者:邢婷 朱舫漪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济南4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实习生 朱舫漪)4月15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向社会发布了《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据介绍,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该分时电价政策优化后,午间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约583.87万千瓦,晚峰用电负荷转移约225.51万千瓦,分别占历史最大午、晚峰负荷的5.1%和2.1%。这不仅让电费账单“瘦身”,企业和百姓得实惠;也进一步让新能源消纳“提速”,让电网运行“减压”。

  “所谓‘五段式’,就是将1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目的在于引导用户削峰填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4月15日上午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勇说。

  4月15日上午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据介绍,“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通过更精细的时段划分和更精准的价格信号,实现了电力供需的优化配置,这一创新使山东成为全国首个推出深谷电价的省份。

  在工商业领域,企业通过优化用电时间,推动降本增效。东营市广饶县一家大型轮胎制造企业,年用电量近4亿度,在政策引导下,企业把原来在高峰时段进行的轮胎硫化工艺环节,调整到了低谷、深谷时段,一年节省8000多万元。

  农业生产也真正实现了用户“电费账单瘦身”。以潍坊青州市一家花卉种植企业为例,企业通过优化兰花加温时间,每年可降低10%的电费成本。2024年山东省发改委将政策执行范围扩大至全省农业、林木培育和种植等7个农业生产领域,电价标准分别为每度0.86元、0.7元、0.52元、0.36元、0.19元,时段划分与工商业一致。

  在居民生活领域,分时电价政策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大家“错峰用电”,既帮用户省钱,又减轻电网压力,促进新能源消纳。据了解,目前山东省约有5200万居民用户,居民用户选择执行分时电价后,可以把电热水器、洗衣机设置到低谷时段自动启动,一年可节省几百元电费。同时,电动汽车用户可将充电桩设置在低谷、深谷时段自动充电,按照每周充一次计算,全年充电电费可降低30%左右。

  同时,山东作为新能源、光伏大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春秋两季风电光伏季节性大发,午间新能源消纳难已成常态。“五段式分时电价”通过在光伏大发时段设置低谷电价,价格最大下浮90%,引导用户主动调整生产时序,积极消纳新能源弃电。

  据了解,2024年,通过分时电价引导山东电网午间增加填谷负荷最高达583.87万千瓦,增加风光等新能源消纳量23亿千瓦时,调节作用十分明显。

  “据初步预测,今年全网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1.22亿千瓦、同比增长6.53%,需要进一步发挥分时电价政策作用,引导用户错峰就谷用电,助力全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的实施,是我省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挑战推出的重要改革举措,对保障我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说。

  未来,山东将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引入虚拟电厂、分布式聚合商等更多竞争主体,打造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环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用户进一步降本增效;分时电价机制将与山东省电力市场体系形成政策合力,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山东样板”。

责任编辑:高秀木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