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苟护生:服务青年旅游需求,将边境旅游与边疆建设结合起来

发稿时间:2025-03-12 23:26:00 作者:杨月 黄健辉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杨月 实习生 黄健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那么,如何推动边疆地区建设,用好边疆地区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苟护生从边境旅游的视角,就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提出相关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苟护生。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苟护生调研发现,我国边境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加快打造边境旅游经济带,既有助于民心相通、再造良好周边环境,也有利于提供全新旅游体验、释放消费新动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边境旅游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入境手续繁琐不便、旅游线路缺乏统筹规划这几个主要问题。”苟护生说。

  以旅游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为例,他指出,当下G331和G219尚未贯通、并线建设进度较慢,部分路段等级低、道路状况差、通行能力不足。住宿、餐饮、旅游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高峰时期供应不足现象突出。信息化建设滞后,难以提供电子导游、交通流量监测、路况信息查询等服务,影响游客出行效率和体验。

  对此,苟护生提出六点建议。一是要打造边境旅游经济带。从国家层面统筹推动,把发展边境旅游作为国家“十五五”规划重要内容。中央部门和沿边省份加强协调联动,系统完善政策体系和发展措施。将发展边境旅游纳入援藏、援疆工作内容。修订《边境旅游管理条例》,完善边境旅游法律法规。

  二是要塑造边境旅游国家品牌。支持制作和发行边境旅游专题节目、宣传材料、题材纪录片、提供信息服务等方式打造边境旅游国家品牌。

  三是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设立支持边境旅游业发展的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建设房车营地、驿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快G219、G318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无线通信信号覆盖,构建景观公路网络。支持边境地区将闲置设施、民房改造为民宿、驿站等,推广模块化、可移动住宿设施。发展低空交通和低空物流,支持航司开通主要城市至边境地区航线。

  四是推动边境旅游专业化运营。支持国央企成立边境旅游专业化公司,与地方统筹规划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运营特色品牌,推进边境特色文创产品开发、文艺作品创作。支持沿边村镇设立旅游合作社,提升运营专业化水平。组建跨行政区旅游投资运营公司,推动旅游资源统筹开发。

  五是因地制宜加强边境旅游开发。对于新疆、西藏等自然资源富足的省份,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和深度体验产品;对于东北、西南等文化特色鲜明边境地区,应加强红色旅游精品开发,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和特色IP,提升宣传效果。

  六是推进跨境旅游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协调与合作,简化出入境手续,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建设更多跨境旅游区和旅游线路。推动地方建立常态化对外旅游合作机制,共同解决跨境旅游问题。

  苟护生调研发现,“当下年轻人旅游已经成为热点”,要服务青年旅游需求,他认为,边境旅游可以与青年旅游和边疆建设结合起来,以发挥提高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水平、盘活存量资产、增强青年爱国主义情感等作用。(中国青年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性新闻工作坊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