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家长如何关注孩子寒假期间心理健康?

发稿时间:2025-01-14 09:5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寒假是青少年放松身心的好时机。在2025年寒假到来前,全国妇联等16部门印发通知,联合部署开展“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旨在帮助广大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寒假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哪些做法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0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当孩子有情绪时,指责训斥孩子(66.0%);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于挑剔(61.5%);将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57.0%)。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60.6%的受访家长认为要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58.4%的受访家长建议尊重孩子的想法,57.3%的受访家长认为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压力。

  受访家长中,孩子处于小学及以下阶段的占29.8%,初中阶段的占16.1%,高中阶段的占15.9%,大学及以上阶段的占38.2%。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4.5%,二线城市的占39.1%,三四线城市的占19.5%,县城或城镇的占5.5%,农村的占1.4%。

  专家分析,家长给孩子过多保护会让他们耐挫力变差

  福建福州的小学语文教师张琴说,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情绪上有什么异样,往往能直接暴露出来。“班上有个孩子,从二年级开始就频繁因身体不舒服请假,我感觉孩子厌学情绪有些严重,跟家长了解后发现,家长给孩子报了太多兴趣班,孩子每天有很多课外作业。家长还把自家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给孩子造成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张琴说,寒假期间,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度,帮助孩子放松身心。

  “家长有一个不良做法,就是给孩子太多期待和压力,使得孩子自由玩耍、自主安排活动的时间不足,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生活节奏、兴趣爱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教授田宏杰还说,家长给孩子过多的保护,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会让他们的耐挫力变差。他分析,现在一些孩子缺少奋斗动力,是因为父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孩子不会自己去争取,就伸手等着要了。而且父母给孩子提供非常安全的环境,也使他们失去了一些受挫折的机会,他们没有办法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成长。

  家长的哪些做法,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当孩子有情绪时,指责训斥孩子(66.0%);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于挑剔(61.5%);将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57.0%)。

  “还有一个问题是父母给孩子物质方面的支持太多,但情感上的支持不足,使孩子看似得到了很多关爱,但缺乏真正的情感陪伴和对孩子真正的欣赏。”田宏杰说。

  家长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还有:不断否定、打压孩子(51.6%),无视孩子负面情绪(48.0%),忽视亲子陪伴(38.1%),对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不予干预(26.5%)等。

  57.3%受访家长认为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压力

  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需要怎么做?调查中,60.6%的受访家长认为要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58.4%的受访家长建议尊重孩子的想法,57.3%的受访家长认为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压力,56.5%的受访家长认为应注重全面发展,减轻孩子学习压力。

  田宏杰说,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给予陪伴,最重要的就是“在一起”的价值。给孩子物质支持,给他花很多钱报培训班、辅导班,都没有真正地“在一起”。就像夫妻天天在一起说了很多柴米油盐的话,但没有真正看到对方,没有产生情感连接,相当于缺少有质量的相处。很多父母就是这样,看上去给了孩子很多时间,但没有真正看到孩子的需求和想法,没有真的接纳孩子,这是没有意义的陪伴。

  “其次就是真实地倾听孩子的想法,不是为了听完去给孩子提建议,而是放下目的,只是出于对孩子的好奇去了解孩子,看到孩子全部的样子,而不是我们心中期待成为的样子。”田宏杰说,家长要放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和教育执念,在倾听中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家长不能简单地只让孩子开心,因为这样意味着只接纳积极的他,而没有接纳有消极情绪的他。接纳真实的孩子,就要看到不同情绪都呈现出来的他。

  此外,49.9%的受访家长认为要情绪稳定,避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46.8%的受访家长认为要帮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43.0%的受访家长建议保护孩子隐私,给孩子更多自主空间,27.5%的受访家长建议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7岁孩子家长荣茸说,看到孩子有情绪后,不能跟着孩子的情绪走,要想办法引导,否则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每天早上喊孩子起床,以前都是喊他一遍不听我就大吼,如果喊了三遍他还是不起床,我可能就会拿一个衣架过去。这个方法很好使,他马上就起来穿好衣服,但我意识到这样威胁的方式不是一个好的行为示范,不是他自觉养成的行为习惯,是我们逼迫他去做的。”

  后来荣茸改变了方式方法,“我开始每天早上去跑步,跑完步回来了心情很好,进门我就唱歌,他很喜欢听歌,我一唱他就开心,然后我说宝贝起床啦,用积极的情绪去带动他,效果非常好”。

  80后王嘉莹也认为,家长习惯性觉得孩子做的不对,去批评他、责怪他,这是不对的,应该正向引导。王嘉莹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每天她都会抽时间跟孩子聊幼儿园的事情,“当孩子在幼儿园遇到困难时,我会告诉她怎么解决,如果她已经处理得很好了,我会表扬她。我希望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跟她养成亲子沟通的习惯,跟她做好朋友,让她愿意跟我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田宏杰指出,家长还要学会给予孩子支持,而这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地与孩子共情,明白他遇到的困难到底难在哪儿,是存在认知上的困境、方法上的困境还是能力上的困境,然后去帮他找到突破的方法。家长不理解孩子难在哪儿的时候,给的方法其实并不适用于孩子,只有与孩子真正地共情,才能更好地提供支持。

  (应受访者要求,张琴为化名)

责任编辑:纪佳琦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