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职工杨林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两段经历,都与川藏公路有关。
一段是父亲的牺牲。1967年8月,他的父亲、原成都军区联勤部某汽车团11连连长杨星春,在川藏线上执行运输任务时遭遇大塌方,和9名战友一起牺牲,他们被中央军委授予“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荣誉称号。当时杨林还未满4岁。
另一段是杨林自己的军旅生涯。1984年,正在父亲生前所在部队服役的杨林,“接过了父亲的方向盘”,也开始跑川藏线。那一年,2000多公里长的川藏公路,他驾车跑了六七趟。
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一道,被称为“两路”。1954年12月25日,“两路”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和平解放西藏的进程中,近11万“筑路大军”舍生忘死、艰苦奋斗,在“世界屋脊”上完成了这一历史性壮举。
70年来,“两路”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1990年本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川藏公路通车至当年,川藏线汽车部队累计行车10亿多公里,承运物资近200万吨,相当于给西藏军民每人送去一吨物资。
近日,在川藏公路通车70周年之际,包括杨林在内的“两路”建设者的后代,以及“两路”的使用者、养护者、观察者等,来到建有川藏公路博物馆的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回顾“两路”往事,重温“两路”精神。杨林说:“今天我们有责任做好‘两路’精神的传承。”
在一定程度上,“两路”建设的壮举是用生命换来的。其中,修筑2000多公里川藏公路,有3000多名官兵和民工献出了生命。在纪念座谈会上,原18军进藏先遣部队154团政委杨军之子杨齐康就把自己发言的主题定为父辈用奉献和牺牲铸就了“两路”精神。
1953年,杨齐康的父亲所在部队负责川藏公路西线的建设。杨齐康说:“在这里修路,不仅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极端困难的施工条件:缺乏工具,没有施工经验,工程效率不高。”
“部队太艰苦,战士太顽强了。”聊起川藏公路时,杨军常这样说。艰苦程度有诸多细节可以佐证:战士们常常要顶着六七级大风,晚上睡觉有时连帐篷也被大风吹跑了,不少战士高原反应严重,甚至有人倒下去再也没有站起来。
“正是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中,西线筑路将士提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口号。”杨齐康说。
这8个字后来被写进了“两路”精神。2014年,在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在“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的雀儿山,川藏公路的养护团队和筑路前辈一样,几乎是用生命在续写“两路”精神。
川藏公路经过雀儿山的最高海拔达5050米,是川藏北线的最高点,被称为“川藏第一险” 。当年18军用了5个月时间修通这段路,在雀儿山一个山头就牺牲了300多人。
为了保障这条交通大动脉的畅通,雀儿山上设立了道班,位于山顶的这个道班被命名为“雀儿山五道班”。在职业生涯中,川藏公路雀儿山原五道班班长曾双全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次,为了把半截车厢悬空的客车从悬崖边拉回来,他冒险爬进驾驶室把车子挂到空挡,以便拖车救援。在风雪之中,大家花了6个小时才把客车拖回来,而乘客们再也不敢坐车了,坚决要走下雀儿山。
另一次夜间,曾双全开着推土机去铲雪,忽然眼前闪过一道亮光,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推土机被一片庞然大物推离了路面——发生了雪崩。同事们花了5个小时才把雪铲开,看到除雪后的现场,曾双全双腿直打哆嗦:“再多一把雪,推土机可能就被推下悬崖了。”
雀儿山上,修路、养路的人用奉献和坚守甚至是牺牲换来了平安。直到2017年9月,悲壮的历史被改写了。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通车运营,翻越雀儿山的时间从两个小时缩短为10分钟,路途不再艰险。
五道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隧道通车那天,养路工人扎了一个花圈,送到雀儿山烈士的纪念碑前,告慰先烈。
在汽车兵杨林看来,“两路”精神是修路人、养路人铸就的,用路的人也在一点一滴地赋予它更多的内涵。
作为川藏公路烈士的后代,杨林对这条路有着生与死的记忆。媒体的报道让他父亲的事迹广为人知,但在当兵之前,杨林从未去过父亲牺牲的地方。
1984年开春,杨林第一次随部队执行川藏线运输任务。他知道,这次肯定要经过父亲牺牲的地方。车行至通麦大桥,杨林老远就看见了桥那头红色纪念碑上的文字:无限忠于毛主席川藏线上十英雄永垂不朽。
全连的车子停下来,向烈士致敬。站在纪念碑前,杨林在心里默默地说:“父亲,今天我来了,来看您了。”他用借来的相机,给红色的纪念碑拍下了一卷黑白的照片,回到四川雅安后立刻冲洗出来寄给了母亲。
那一年,杨林跑了六七趟川藏线,感受了这段天路的艰险。他说,遇到塌方路段,他们常常用圆木架设临时便桥通行。危险处必须设置安全哨,车队跟着安全哨的指令前进。
遇到狭窄的道路,“老解放”车常常要擦着山岩和树枝通过。部队为了鼓励先进,设置了特别的奖励办法:如果开完川藏线全程篷布都没有被擦剐,将受到表扬,奖品是毛巾、手套或者枕巾。杨林车技不错,曾经拿过两三次奖励。
杨林还跑过一次青藏线,感受了另一种艰难。快到唐古拉山口时,他们遭遇了三天两夜的大堵车,那次大堵车甚至被写进了他所在团的大事记。几百辆大卡车停在路上,杨林坐在驾驶室里,忍受着海拔5000米高原上的寒冷。
2021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中包括“两路”精神。也是在这一年,四川省基于多年“两路”精神的研究基础,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川藏公路博物馆,把“两路”精神具象化。
博物馆的门口,摆放着一块巨大的石碾,那是修筑川藏公路时用过的实物。当时,没有重型机械,石碾、石磙等原始工具被用来压实路基。在这个现代化的大学校园里,年轻的学生已没有几个人认识这样的筑路工具了。
但在川藏公路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刘霞的眼里,这恰恰是建设这个博物馆的价值:“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培养交通建设人才的重点院校,有1万多名在校学生,把川藏公路博物馆建在校园里,我们希望‘两路’精神在青年群体中得到更好的传播。”
博物馆展陈的最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有人感叹“蜀道不再难”,有人感念于前辈的牺牲,复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诗句,有人看完展览后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参加过川藏公路建设,“内心的骄傲油然而生”。
在刘霞看来,博物馆是这所学校里一个特别的课堂。现在,她还希望把课堂延伸到真实的川藏线上。2024年暑假,她做了一个尝试,和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一起前往四川甘孜,探访那里的养路人,实地考察今天现代化的川藏公路,为课堂教学积攒更有现场感的素材。
刘霞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师生走进真实的川藏公路,用脚步去丈量“两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