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安徽:守护民生细微事 托举百姓大幸福

发稿时间:2024-12-27 21:2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刘静 王磊 席聪聪

  “以前住的是低矮的平房,一到夏天,垃圾清运不方便、污水排放不顺畅,现在住上了高楼,每天出门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一切很匀和(记者注:当地方言,指“很舒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唐园北区小区内,花园边上,一位老奶奶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谈起搬进新家的感受。她和几位老人每天都在小区内散步唠家常,生活闲适温馨。

  日前,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埇桥区北关街道黄淮社区,了解到安置了1694户居民的唐园北区的变化。5年前,这里名叫“黄庄”,满是低矮破旧的土墙自建房,街巷窄小且杂乱,市政配套陈旧,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健康。

  2019年,宿州市政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就地安置原则启动该片棚户区拆迁安置工作。2019年10月,总建筑面积25.46万平方米的唐园北区开工,2022年7月12日交付。小区由9栋高层住宅楼,一座21个班级的大型幼儿园及4栋沿街商业楼组成,紧邻小学、医院,出门不远处就是沱河景观带、新汴河公园及三角洲公园,方便居民生活和出行。

  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介绍,古隋唐大运河曾流经该小区所在区域,“唐园”的“唐”字由此而来,而“园”字寓意新小区居民团团圆圆、和睦温馨,小区名饱含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这一目标正慢慢实现。

  从保障性住房建设到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改善,再到科技力量守护城市安全,安徽从小细节做起,托起民生大幸福。

  高品质安置房建起来 百姓居住环境大变样

  在唐园北区小区,62岁的薛庆超和儿子各分到一套安置房,2人去年秋天搬入新家,他们明显感觉到生活的便利。“以前,我们这都是自建房棚户区,窗户坏了都得自己修,现在一个电话报修,物业上门服务。”薛庆超说。

  小区内,一座“居民议事亭”引人驻足。记者了解到,如果居民遇上楼上空调滴水、噪音扰民、宠物饲养不规范等邻里间的小矛盾,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业主会在此协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阴雨天为空置房业主关门窗,帮助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扫码充电,为业主免费上门更换灯泡、疏通下水道,上门讲解电器、燃气设备使用常识……小区物业志愿服务队也经常开展业主面对面、经理接待日、设备开放日等活动,将便民服务落在平时。

  “唐园小区的建成是宿州托起百姓安居梦的缩影。”宿州市住房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玮介绍,近五年来,宿州市共建设棚改安置房9万余套,投资建设公租房2.9万套,全部完成分配入住,累计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5.2万户,有效保障中低收入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有力推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

  83岁的杨玉瑞来安徽合肥工作生活55年了。今年,他居住了将近半辈子的合肥仪表厂宿舍小区彻底换新颜,变身为绿化、游乐器材、书画桌、新中式盆景、喷泉水池等设施一应俱全的中铁臻庭小区,他家也从66平方米的老房子变为103平方米的大户型。

  这是合肥市包河区重点民生工程,规划3栋商品房和4栋安置房,共有安置住宅505套,商品房住宅196套,是合肥市安置房建设的样板。

  身为合肥仪表总厂退休职工的杨玉瑞介绍,原小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房屋多为砖混、砖木结构,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诸多不便。2018年,小区拆迁摸排工作正式启动,当时,街道和社区选举成立了由11名居民组成的居民自治小组,遵循“遇事好商量”的原则,通过群众自治的方式进行拆迁动员。

  中铁臻庭小区一角,老人们在休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今年4月,崭新的中铁臻庭小区正式分房,回迁居民们圆了安居梦。小区建设和开发单位——中铁四局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吴叁子介绍,由于原小区占地面积仅43.3亩,周边紧邻成熟商圈和住宅区,如何在有限空间内,打造百姓满意的工程是一大难题。

  项目团队先后前往20余个城市考察,再通过与居民代表商量,应用户型转换的技术手段,在4栋安置房内均衡分布设置11种不同户型,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居住需求。外观和配套设计方面,选择权再次交给了居民。街道社区、居民自治小组等共同讨论决定,在活动区设置老人座椅和活动器材,在架空层设置棋牌桌、书画桌……

  包河区是合肥主城区,中铁臻庭小区的建设是合肥市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包河区住建局副局长吴宇山介绍,仪表厂小区的改造,就是通过规划统筹,将安置房地块与商品房开发统一平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并在地块内同步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给征迁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今年以来,合肥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968套。近年来,合肥市坚持“规建治一体化”理念,通过城市运营倒推规划设计和建设,提升改造片区的城市功能,不留死角、不留短板、不留遗憾。

  记者从安徽省住建厅获悉,2023年,全省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8.38万套,实施公租房保障81.35万户,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12.33万套(间),改造老旧小区1273个。

  浇灌生态之花 城市更加宜居便利

  在安徽,住房环境改善是一方面,通过生态治理来改善城市整体人居环境,也给予百姓满满的幸福感。

  在淮河安徽蚌埠段龙子湖岸边,七旬蚌埠市居民齐桂林和老年朋友们身穿统一民族服饰,一口气排练了好几首葫芦丝曲目,她们成为淮河边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不远处,沿岸打造的网红景观、景点吸引市民驻足观赏,岸边健身步道向远处蜿蜒。齐桂林感慨,淮河岸边过去就是一个大型垃圾场,淮河边风景好了,大家有了家门口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淮河是蚌埠“母亲河”。穿城而过的淮河将中心城区与淮上区及三县分割两岸,且由于没有全面系统治理,几年前,岸边乱耕乱种、乱搭乱建、圈养牲畜、偷倒垃圾等现象层出不穷,百姓“临河不见河、近水难亲水”。

  改变始于2022年。作为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市启动“靓淮河”工程,推进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系统治理,对淮河河道切滩、拓槽、疏浚、清淤,将淮河主河道由原来的枯水季不足200米,拓宽至现在的500米,枯水季新增蓄水480万立方米。

  除了修复淮河生态、增强防洪、蓄水等功能,淮河两岸更广阔立体的生态景观正逐步显现。“我们将疏浚河道时发现的河底黄沙有效利用,建造了人工沙滩,并将旧水塘改造为小瀑布景观,再打造水杉林景观,这些成为老百姓喜欢的打卡地。尤其到了夏天,游人如织。”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水利局局长荀异然介绍,“靓淮河”既是防洪工程,更是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

  “蚌埠在保护和修复淮河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理,对堤坡、滩地、河岸等近水区域重新塑形,新增水面4600亩、湿地2600亩、城市绿地1.2万亩。好比在城市中心装了一台‘大空调’,对城市起到‘小气候’调节作用。”他说道。

  淮河岸边,葫芦丝爱好者在排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近年来,蚌埠市让淮河两岸变身“城市客厅”“市民公园”,沿河地带栽上耐水性花草树木,相继建成骑行道路、沙滩、栈桥、亲水平台、体育场及“龙鳞叠水”“花山叠瀑”“云龙栈桥”等多处微景点,实现“人水相依、城水相融”。

  城区两岸是蚌埠城镇化和商业化的发源地。荀异然说,“靓淮河”工程的实施,将生态与经济紧密联系,有助于整合优势空间资源,朝着“交通立体化、沿河城市化”发展目标迈进。如今,蚌埠正以“靓淮河”工程为纽带,在淮河南北两岸分别建起城市快速通道,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蚌埠高质量发展。

  位于铜陵市铜官区滨江大道的滨江生态公园,绿化率达75%,是一座完全开放式的公园,是铜陵市依江兴建的绿色生态工程。傍晚时分,公园在夕阳映射下,江水和江边的芦苇荡、格桑花印上了一层金黄色。公园对面是绿荫如盖的江心洲,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都喜欢来此放松休闲,一旁有被称为当地“最美江上书屋”的滨江码头书屋,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过去这里整天都是灰蒙蒙的,还有很多垃圾。如今旧貌换新颜,环境好起来了,人气自然也旺了。”常来滨江生态公园散步的退休老人鲁金花和记者说。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先后完成滨江生态岸线整治工程、滨江生态岸线北延伸工程、滨江生态岸线南延伸工程,建成岸线总长6.3公里、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的滨江生态公园、滨江体育公园。铜陵市将岸线整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将生态修复与景观塑造相结合、将功能配套与码头保留设施利用相结合,曾经的“脏乱差”变废为宝,在铜陵滨江之畔浇灌出生态之花。

  科技力量无处不在 守护城市生命线

  在安徽,有肉眼可见的环境变化,也有百姓身边“不起眼”的科技运用,默默助力民生幸福。

  在合肥包河区紫云路和包河大道交叉口,一段140米长的三跨高架桥体上,安装了68个传感器,用来监测位移、温度、力学、挠度等指标,有的肉眼可见,有的仅有小指头大小。

  这些传感器由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合肥院”)自主研发,监测数据可以实时传送回清华合肥院内的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数据分析师24小时值班。“这些传感器如同给桥梁装上‘健康手环’,如果数据异常,会联系专业人员来现场检查桥梁结构变化,及时组织更换和维修,保障桥梁安全运行。”清华合肥院城市生命线安全研究中心博士李舒说。

  2013年,合肥市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清华合肥院,打造全国首个公共安全领域产学研用基地,2年后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已在桥梁、供水、燃气、排水、热力、消防、水环境、综合管廊等八大领域,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监测设备,逐步建立起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立体化监测网络。

  “城市生命线是顺应能源转型、服务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其中的监测仪器和芯片,均是院内专家和孵化企业自研,我们不断突破关键技术,让仪器既可靠也便宜,方便大规模应用,未来进入寻常百姓家。”清华合肥院执行院长袁宏永介绍,通过将燃气、火灾、桥梁、供水、供热、电梯等系统进行物联网的监管,来识别潜在风险,最终提升整个城市社会的安全运行水平。

  安徽城市生命线技术研究平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燃气管网安全与百姓生活同样息息相关。在合肥洞庭湖路和广西路交口的一处电力井监测点,90后工作人员唐亚和同事通过手机屏幕,查看井盖下一个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实时传输的井内温度、湿度和甲烷浓度等数据。

  记者注意到,监测仪器大小和手电筒相仿,通体红色,就安装在井盖下方,其功能在于对可燃气体浓度灵敏识别,再根据窨井类型及周边管线情况,进行智能判断报警。“此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在燃气管线旁边有供排水、电力、通信等各类管线,井盖旁边还有一处电力检查井,燃气管线一旦发生泄漏,容易通过电力管线扩散,安全影响极大。”清华合肥院城市生命线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龙飞介绍。

  侯龙飞说,仪器安装前,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燃气泄漏扩散规律研究,判断和评估燃气管网周围的暗渠、雨污管网、电缆沟等分布数据,目前全市在重点位置部署安装设备4.9万套。自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预警燃气泄漏事故508起,较好保障合肥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

  前端传感器精准感知、监测系统精准分析、监测中心精准推送、部门联动精准处置,构建了城市安全智慧化、全链条的管理网络。目前,安徽已建立起“1+16+N”的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监测运行体系,即1个省级智慧监管平台、16个市级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中心、县级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网。

  在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可以从大屏幕上调出各个监测点位数据和实时动态,全天候监测让风险看得见,城市更安全。截至目前,安徽城市生命线系统预警供水管网泄漏445起、重车超载桥梁结构异常97起、城市内涝680起,城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

  此外,监测预警信息发出后,由行业主管部门、权属责任单位牵头风险处置,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前端感知—专业研判—预警溯源—协同处置”新型风险防范体系。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