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媛媛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挑战?数智时代,各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哪些努力?不同领域之间应如何各司其职,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
11月21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围绕上述问题,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对未成年人而言,网络是把双刃剑
根据《第6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通过网络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互动社交、休闲娱乐,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只要手里有设备,孩子就可以接受教育,与世界各地的其他人联系,参与各类社交、文化和创意活动,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创新办公室主任托马斯·达文表示,数字技术能够弥补因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贫困、社会歧视而造成的服务差距,为一些被边缘化的儿童提供获取信息的机会,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
网络在为未成年人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博物馆馆长、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约罗·迪亚洛认为,在庞大的互联网上,孩子们很容易在无意中遇到暴力图像等“不恰当的”内容。此外,网络欺凌、隐私问题、屏幕成瘾等都是儿童面临的风险。
据了解,2021年6月至2024年5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597件,案件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597件案件中,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407件,占68.2%;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75件,占12.6%;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115件,占19.2%。
“当我们探索互联网为青少年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机遇时,也必须扪心自问:如何才能在降低伤害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数字技术造福青少年?”达文说。
数智时代,未成年人保护更需国际合作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王艺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通过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核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等,将网络领域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在数智时代的浪潮中,除了国家政策的坚实护盾之外,中国相关部门也对网络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杀菌”。据了解,今年7月中旬以来,网信部门深入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覆盖直播、短视频、社交、电商等重点环节,集中力量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000余个。
“我在中国生活了12年多……目睹了中国在保护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亚美尼亚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处首席代表王鹰表示。
肯尼亚儿童促进联盟法律官员乔伊·卡通格分享了肯尼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经验。肯尼亚2022年出台了《儿童法案》,将网络安全明确视为儿童保护优先事项。肯尼亚还建立了国家儿童帮助热线,鼓励儿童报告网络欺凌或剥削现象。值得一提的是,肯尼亚积极参与非洲联盟《网络安全和个人数据保护公约》倡导下的区域合作。此类框架可以作为一种全球范例,促进不同地区采取一致行动。
“印度2023年制定了《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案》,旨在保护数字权利,特别是儿童数字权利,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印度青年领袖联合会主席希玛德里谢·苏万介绍说,印度正从有力的立法、有效的项目等方面发力,确保互联网真正成为保证儿童安全、赋能儿童的空间。苏万特别强调了青年组织的重要性。“我们始终与中国青年组织等国际同行合作,交流最佳实践,共同创建一个儿童友好的全球互联网使用框架。”
达文表示,全球数字契约等倡议及各类国际合作项目为各方搭建了宝贵的平台。“来自全球的儿童、青年、专家与研究者应深入交流与合作,通过持续公开对话分享经验教训,共同应对挑战。”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能‘孤立地’进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能‘孤立地’进行,需要法律、科技、教育、心理等各个不同领域的相关部门携手并进,共同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坚固堡垒。”达文表示。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陈宜芳介绍,目前,全国法院共有少年法庭2700多个,中国特色涉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取得长足发展。“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让网络使用更加便利,也使未成年人更容易依赖和沉迷。中国法院将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应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新挑战、新问题。”陈宜芳说。
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分享了三个关键词:守护、发展、共治。“这三个关键词表明,我们在营造更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环境的同时,不能只顾处理当下的风险和问题,也要有着眼于长远的设计,筑牢未保行动的责任共同体。”
微博政府媒体事务副总裁、总编辑陈丽娜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在今年的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平台清理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暴力信息8.3万余条,累计处置账号1600余个。“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平台,保护好未成年人,为他们提供绿色、健康的上网环境,这是互联网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互联网公司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数字守护者”,那么学校就是“智慧高地”。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表示,学校、教育部门应当大力开发和建设网络素养相关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数字素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林维指出,学校需要培育未成年人甄别信息、自我保护的能力。
“同时,高校也应建设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调查研究、知识普及、智库支撑、合作交流的综合性平台,为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力量。”林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