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明仕阁第五代传承人史志晔。受访者供图
史志晔设计的作品《荷花圆台》。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85后明式家具传承人,史志晔一直有着困惑。
他发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中,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也让非遗传承与发展有了新的可能,但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他们也不断遭遇新问题。
“‘太年轻’成为我被拒之门外最多的理由。”史志晔告诉记者,“每当和年轻手艺人朋友们想做一些事情和突破,提出想为大家做更多服务时,得到的回复都是你太年轻了,让老一辈去做更好”。
吃了很多次闭门羹的史志晔最终决定,要把年轻非遗传承人联合在一起,用青年的视角为非遗文化发声。这名“不服输”的年轻匠人内心笃定,就像他传承的流传了百年的手工制作技艺一样,如今依然坚持着最传统的榫卯拼接方式,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这也是我们坚守的初心,我们不但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才能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明式家具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雅的设计成为苏作的代表之一。
2006年5月,“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年中华老字号明仕阁苏作家具非遗工坊便坐落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太湖小镇。明仕阁的第五代传承人史志晔从小便对制作家具有浓厚兴趣,他会在父亲做好一件雕花板后,学着使用雕刻刀,雕一些小动物。
史志晔的志向本不在此,在“互联网+智能制造”引领时代发展的洪流下,高中时期他就开始不甘心一辈子与木板、刨花打交道,憧憬“科技报国”。因此上大学时,史志晔就读于自动化数控专业。但最终,史志晔还是辞职回到了明仕阁。他说,选择明式家具的传承之路,是父母的呼唤,更是责任的感召。
为了打好基础,史志晔先跟随父亲史忠明学习雕刻,跟随二叔史忠良和三叔史忠新学习木工和漆工。之后,拜师明式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深研苏式家具的设计和制作。悟性高,又有名师倾囊相授,他很快便掌握了苏州明式家具的制作技艺。
从“理工男”变成“手艺人”,谈起这一转变,史志晔认为,这两者是相通的,做数控机床研发时培养出来的设计功底,正在无形中帮助他参透明式家具的美。“曾经的学习对培养我美的眼光有很大帮助。”
如今的明仕阁苏作家具非遗工坊总面积6000平方米,展示厅总面积2700平方米。
无疑,史志晔的加入,让这家百年老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史志晔更愿意将现在的明仕阁称为工作室,有50多位手艺人,“保持现在的规模就很好”。
近几年,史志晔的企业设计制造的红木家具在国家、省、市各级展览展示获得金、银、铜奖项60余次。目前,企业拥有外观专利150件,版权专利60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发明专利3件。在诸多作品中,史志晔最喜爱的,是他2010年独立设计创作的《荷花圆台》。
《荷花圆台》是史志晔花费大量精力完成的一件作品,也是他第一件独立创作作品,曾荣获中国红木艺术家具作品大赛厅堂类设计金奖。《荷花圆台》的设计灵感,来自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荷花纹家具系列,史志晔在复制这套家具的时候,发现在11件成套的荷花椅、榻、几、案等家具中,缺少可以吃饭的圆台和凳子。《荷花圆台》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
谈起这件设计,史志晔十分自豪:“将《荷花圆台》融入到精美绝伦的荷花系列家具中,毫无违和感,让人感觉是在当年就应该呈现出来的款式。”
只有守正创新,才能让苏州明式家具焕发时代光彩。《荷花圆台》在保留家具传统人文气质的同时,进一步融合了现代审美,为作品注入“系列化”“流行化”元素,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也是史志晔在设计制作家具时一直坚持的创新理念。
如果说《荷花圆台》是史志晔的得意之作,那“囧凳”系列,则是他深耕苏州明式家具内涵后的创新之作。囧凳的灵感来源于一把看似简单的霸王枨打洼小方凳,史志晔用心钻研,在前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让这件传统明式家具与当下青年群体喜欢的“囧”字连接在一起,大受年轻人追捧。
“追随潮流、迎合青年消费者,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在史志晔眼里,红木家具代表的不仅仅是传统技术,更是千百年来苏州人生活方式的物化反映。
为此,他坚信,更多的消费者终将看到,以苏州明式家具为代表的非遗技艺背后强大的文化支撑。这里面不仅有历史的沉淀,更有每一位苏作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2017年,在团吴中区委的支持下,由史志晔担任会长的苏州市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成立。协会助力青年手工艺人创新创业,推动吴地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协会得益于吴中区文化人才政策引育,不断壮大队伍,增强凝聚力,从成立时的30多个手艺人发展到目前242个手艺人,涵盖20余项非遗技艺。
协会开展了百余次的学习座谈和公益活动,组织参加中法文化论坛、苏作文创峰会、“百匠中国行”等活动。
史志晔有个“小目标”:不仅要把苏州明式家具这一传统手工艺文化在国内传承好,还要传播到国外,让国外的消费者、友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他带领青年手艺人参与由吴中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吴中百匠”品牌系列活动,通过“非遗出海”项目将足迹延伸到新加坡文旅推介会、江苏服贸展(马来西亚)等国际文化交流和参展活动。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史志晔也越来越有信心——这是当代年轻人文化自信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苏州非遗手作能够更好传承下去的无限可能。“过去,人们学习一门传统手艺,更多是为了养家糊口,而现在,新一代传承人更着眼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