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有一种情怀难以割舍 来自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志愿者的系列故事(之三)

发稿时间:2024-10-25 06:0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做一棵扎根边疆的树

  2003年新疆西部计划志愿者 王棏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激励我投身时代洪流的原始动因。我是一个出生在豫西南乡村的孩子,在来疆之前,听到了这一口号。现在回首,它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的一个历史缩影,因为它给予了我们广阔的成长舞台。当我们融入时代的大舞台,便有了更广阔的天空展现自我价值。21年来,我见证了党中央政策的春风吹绿大漠的民心,参与了兵团战士为国戍边的赓续传承,目睹了南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融入了兵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历史有时候有许多巧合。我的名字叫王棏,“棏”字原本就是一棵树。现在的我,就是一棵扎根边疆的树。2003年作为第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我踏上兵团一师这片热土,见到了英雄的三五九旅老兵,是老兵在我们心田播下了兵团精神红色的种子。今天的老兵已经化作一座座丰碑立在了塔里木盆地。种子却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先是在阿拉尔做一名老师,后又根据组织安排到了十三团,靠一人之力启动了停播半年之久的团场电视台。2004年志愿服务期满,我拒绝了企业的橄榄枝,成为第一批以考试方式留在南疆的西部计划志愿者。2012年国家级阿拉尔开发区获批,我又成为第一个由机关转向工业战线的年轻人。

  经过大漠的洗礼,我实现了由外地向本地转变。在组织的培养下,2017年我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开始带新的大学生。我的爱人也是留疆的硕士研究生。当初反对我进疆的父母和一些亲朋也在我的感召下来到这里,创业、生活,实现了稳得住、留得下。

  2021年我又打起背包,沿着当年三五九旅进疆的路线一路向西,投身草湖项目区的建设洪流。2023年随着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我有幸加入自贸战线的洪流。

  21年间,我在边疆大地上书写青春人生,个人成长恰逢党中央政策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兵团党委的坚定支持下,青春的力量不断汇聚、注入兵团,将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筑起一座永久年轻的青春长城!

  ——————————

  让孩子成为“疆二代”“疆三代”

  2009年留疆西部计划志愿者 刘常静

  青春践行,志愿生辉。2008年7月我毕业于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那时,我像许多同龄人一样,还没有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当偶然间了解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我想与其浪费时间去考虑将来做什么,还不如现在就去做什么。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收拾行囊,在父母的支持下,拉着一个大皮箱,坐上绿皮火车来到新疆这片陌生的土地。

  初到塔城,我被这里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所震撼,但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这里发展的需求。彼时的新疆,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刺骨。依稀记得,我下了火车坐上了大巴车,又转乘农民大哥的三轮车,来到也门勒乡,开始了我的西部志愿生活。从大学生转变成服务在基层的志愿者,不仅仅是环境的转变,还面临着角色和学习能力的转变。我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从文件的整理到协助处理司法事务,度过了许多不分白天黑夜的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也门勒乡的纪检工作在年底考核取得全市第一的成绩,我也被评为塔城地区“优秀西部志愿者”。此后,我作为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典型,在新一年度的招募季中到陕西、河南、山东等地30余所高校进行巡回宣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西部,投身到这场充满激情与挑战的火热实践中去。

  执着追求,青春无悔。进入沙湾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后,我继续发扬不怕吃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成功办理一批重案、大案。在不断的努力与奋斗中,我深知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对社会正义的考验,在追求司法公正的道路上,我始终坚守着法律人的初心和使命,被评为“全疆优秀检察干部”,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先后荣获塔城地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担任沙湾市第二小学法治副校长期间,我经常到学校或者通过“云课堂”方式给小朋友们开展法治教育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互动问答,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法治观念,让懂法守法精神从小根植在孩子们的脑海心田。

  不忘初心,传承精神。作为曾经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现在的人民检察官、好妻子与好妈妈,我希望能够将志愿服务精神一直传递下去,让我的孩子作为“疆二代”,孩子的孩子作为“疆三代”都能够不忘自己的初心使命,继续传承这份执着和热爱,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让自己的人生梦与西部梦交织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我愿以青春之我,让志愿服务的火炬,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引导更多来这里追寻梦想的人!

  ——————————

  不断成长的新疆娃娃

  202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阿依左热·努尔艾合买提

  我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不断成长的新疆娃娃,从内高班的青涩,到考入大学的探索,再到毅然决然返回我深爱的家乡,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人生的每一次身份转变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

  内高班是我梦想的“启航站”。内高班为无数像我这样的天山儿女追逐梦想提供了广阔平台,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我与更为广阔的世界。在上海南汇中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四年来,我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感受着祖国不同地区的大美风光,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青年成为朋友。这段经历,为我日后追逐人生理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学生活是我坚定人生航向的“风向标”。经过努力,我顺利考取了安徽大学,选择了金融专业,并为之努力。我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在不断学习探索中,我越来越坚定了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是党培养了我,是新疆的土地滋养了我,我要回到家乡,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在毕业季的岔路口,我坚定地选择了参加西部计划回到新疆。

  2023年7月,我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了新疆。在抵达昌吉州时,我们受到了州项目办的热情接待,并在昌吉州社会主义学院接受了一系列专业的培训。之后,我来到了“碧玉之都”玛纳斯县,开始了我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时光。初到单位,在帮带领导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成为一名县普查指导员。“五经普”工作繁杂,时间紧,任务重,对于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来说有点困难,我生怕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经过领导的培养和帮助,同事的关心和引领,以及专业的业务培训,我慢慢地对经济普查业务上的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并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下乡镇挨家挨户入户,从早上的早餐店门口到晚上才出来营业的烧烤摊前,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在普查审表阶段,虽然经常加班,但我内心却是感觉特别充实,为能帮群众、为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而感到自豪。

  在这一年的志愿服务中,我实现了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转变,认真履行了志愿服务精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这段经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为人民群众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希望,今后自己能成为一名国家的基层公务员,为基层人民作出自己更多的奉献。

  ——————————

  有“志”者在西部

  2005年留疆西部计划志愿者 张子扬

  回望留疆工作的19个春秋,我感慨万千,是西部计划给予的机遇改变了我,是新疆给予的机会成就了我,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业务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成熟、意志的磨砺、党性的淬炼,让我更加坚信,选择西部、扎根新疆是正确的。

  有“志”者当立长志。当年,我怀着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这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至今让我热血沸腾。当前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到处安定祥和,经济社会发展正蒸蒸日上,是一片有“志”青年建功立业的热土。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工作19年来,我有幸见证了新疆的发展、巴州的发展,见证了各族儿女为新疆稳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各级干部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奋斗精神让我为之敬仰。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并立足岗位做了一些工作,我感到无比的骄傲。我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爱上这个地方、留下来,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追逐梦想,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我们一道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绚丽的西部色彩。

  有“志”者当自强。我的家乡山东距离巴州3500余公里,远离家乡,奉献边疆,工作生活中难免有些思乡之苦。但我想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伟大领袖毛主席少年时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理想,给他的父亲留下了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留疆工作以来,我曾在巴州发展委、巴州党委组织部、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工作过。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明白,艰苦环境可以磨炼人,扎实做事才能造就人,只有立足岗位、拼搏奉献,经得起实践的磨炼,才能尽快成长起来。

  有“志”者事竟成。新疆的各级领导惜才、爱才,我永远忘不了2005年我到博湖县查干诺尔乡志愿服务期间,乡党委书记亲自安排我的食宿,周围的同事对我呵护有加,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招待我们,团委书记请我们到家中吃年夜饭……如此等等,我时刻感恩在心。2021年4月,38岁的我来到若羌县工作,担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23年12月,我担任若羌县委副书记、巴州罗布泊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主要负责经济发展工作。这都是组织关心、培养和厚爱的结果,对此,我心怀感恩,同时也心怀敬畏。当前,若羌县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22年以来,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提出“若羌新城”发展定位和思路;2023年11月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若羌新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0年)》,赋予了若羌打造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西部地区产城融合发展新样板、共建“一带一路”双向开放产能合作新平台的光荣使命。作为县委领导班子成员,我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战略部署,充分把握若羌新城建设契机,利用好若羌这个投资兴业、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绝佳舞台,以抓铁有痕的干劲、踏石留印的韧劲,着力推进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等“6+N”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切实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

  ——————————

  在边陲收获事业也收获爱情

  2013年新疆西部计划志愿者 邵书琴

  时光荏苒,2013年我从广东来到兵团,那是在广东“水生水长”的我第一次来到祖国的西北边陲。今年已经是我来到兵团、扎根南疆、留在三师的第十一年了,虽然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早在2014年就结束了,但我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却与日俱增。

  在兵团的这些年,我在边境牧场经历了志愿者、纪委干事、社区党支部书记、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等岗位的锻炼。岗位在变,我也从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锻炼成了真正的新兵团人,从当年“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变成了“用一年又一年的时间,在这里成家立业摘星追梦”。

  跨出校门,我十分幸运地在兵团、在团场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这粒“扣子”让我更加结实抗风雨、“耐造”有韧性,也是这粒“扣子”让我有机会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时代机遇联结在一起,获得了成长的青春“加速度”。2018年,我有幸获得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又幸运地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这些荣誉,对我个人是珍贵的鼓舞,也是对包括我在内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兵团青年极大的肯定——我们在这里,付出并收获着!我们的西部故事,平凡而精彩!

  除了工作上的成长进步,我还在兵团收获了自己的爱情。2016年我与志同道合的他结婚了,2018年我们的宝宝也出生了,柯尔克孜族朋友给他取名“玉米提”,是希望、未来的意思。我是广东人,他是甘肃人,我们的宝宝跟着我们落户在了兵团,这里成为我们共同的第二故乡。

  11年前,我只是凭着朴素的青春热血来到兵团,11年后,我对兵团更多了一份守护的使命。比起在一个足够好的地方工作生活,更棒的是与这个地方一起变得越来越好,更幸运的是以自己的青春陪伴和见证兵团的迅速发展。现在的我最骄傲的身份之一是一名西部计划宣讲员,新疆和兵团的“代言人”。常常听到有人说:“那个广东女孩都留在那里了呢!”我甚至拥有了“一批铁粉”,与其说师弟师妹们“粉”的是平平无奇的我,不如说,他们“粉”的其实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并幸运地在偏远边陲圆梦成长的青春模样,是兵团给了年轻人成长成才的大好平台和舞台。

  我常觉得,如果说团中央是送我们到这里的“娘家”,那兵团党委就像是我们选择落户的“婆家”,每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一定都希望有“娘家”作为坚强后盾,也需要得到“婆家”的重视、认可和爱护。我相信,有了“娘家”和“婆家”共同的帮助,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志者愿意扎根留下,与我们的家共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