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中国仲裁机构助力全球仲裁市场联通

发稿时间:2024-09-29 18:5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仲裁区域合作的新路径正向中东北非延伸。在9月26日在京举办的2024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中东北非仲裁高峰论坛上,非洲仲裁促进协会及非洲仲裁协会主席Gaston Kenfack Douajni分享了他对中国企业的好感,“它们对非洲仲裁机构充满信心,中国企业愿意选择非洲仲裁中心去解决可能面临的商事纠纷和争端,只要这些机构能够证明其合法性。”

  这位来自喀麦隆的非洲仲裁员也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仲裁员。他说,非洲仲裁员很难在国际仲裁市场上确立自己的位置,真正的变化将来自亚洲世界,“非洲仲裁员和非洲仲裁机构会在亚洲得到应有的尊重。”

  当天的论坛上,贸仲与来自中东、北非为主的29家境外仲裁机构共同发布《2024国际仲裁合作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提出,促进仲裁作为跨境争议解决的有效和首选方式,努力为全球当事人提供追求公平正义的争议解决机制。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仲裁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构建和谐包容的国际仲裁文化生态圈。

  作为全球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国际商事仲裁在妥善处理国际经贸投资争议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

  在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看来,近70年来,中国涉外仲裁始终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时代脉搏共鸣,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长足发展。

  近日发布的《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显示,目前,中国共设立282家仲裁机构。2023年,全国279家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超60万件,同比增长27.8%。全国仲裁案件标的总额约为1.16万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7.7%。

  “在全球各国愈加重视仲裁发展、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以贸仲为代表的中国仲裁机构业务数据增幅显著,案件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王承杰介绍,截至目前,贸仲受理的仲裁案件涉及全球国家和地区165个,其中近5年新增国别达32个。从外籍仲裁员参与程度看,近5年来,贸仲外籍仲裁员共有611人次参与575个案件审理,2023年当年即达到136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超过70%。

  他尤其提到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贸仲累计受理涉“一带一路”案件3172宗,争议金额逾人民币1916亿元,且2023年案件首次覆盖“一带一路”全部国家,“‘一带一路’是国际经贸合作之路,也已成为国际仲裁合作之路。”王承杰说,2023年贸仲牵手40家成员方达成《“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此次与贸仲在商事仲裁法治领域加强交流合作的中东北非地区国家,正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方。

  “越来越多涌现的多元背景的市场主体加剧了国际仲裁中语言、文化和法律实践的冲突,以此次论坛聚焦的中国、中东北非地区为例,这些国家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不仅语言、文化传统有巨大差异,而且所属法域包括了大陆法系、普通法系、伊斯兰法系,还有我们的中国法治体系。因此,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适应多元市场主体的需求,是国际仲裁界共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贸仲仲裁院副院长解常晴有丰富的仲裁经验,她认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初衷和其核心生命力本就在于为不同法域、地域的当事人提供趋同的规则、融合的操作,公平、高效、便利地化解纠纷,因此,最好的和唯一的答案应该是求同存异,共同寻求国际仲裁的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国际仲裁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间务实合作,论坛当天,贸仲分别与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开罗区域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大韩商事仲裁院国际仲裁中心、卡塔尔国际调解仲裁中心、Jus Mundi共6家具有区域高度代表性、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共同开展研究项目、联合举办培训活动、互荐仲裁员、互用开庭设施等方面达成机制化安排。

  “近年来,国际仲裁逐渐呈现出区域化、多中心的发展趋势。亚洲、中东和非洲仲裁机构的兴起标志着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转变。”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席马塞洛·巴斯克斯-贝穆德斯注意到,中国已经崛起成为国际仲裁的全球中心之一。

  司法部数据显示,十年间,中国仲裁案件数量增长近5倍,仲裁标的额增长8倍。“案件当事人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了优质、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和保障,中国仲裁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北京和上海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之一。”司法部副部长李明征在现场介绍,目前,我国正在深入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支持北京等地建设具有高度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他还邀请现场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在中国特定区域设立业务机构,拓展业务领域,开展业务合作。

  “新的时代,仲裁需要有新的关键词。”曾在北京度过童年的伊斯梅尔·塞利姆是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主席、开罗区域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主任。他认为,面对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仲裁应坚持共享、演变、包容和互联。在他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一直在追求友谊和合作这样的理念,“我们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也需要做同样的事情。”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