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上海市长与外企老总每年一聊,今年聊了什么?

发稿时间:2024-09-24 12:10:00 作者:王烨捷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9月22日,上海第36次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今年会议的主题是“引领范式变革,扩大开放合作,深化新时期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据悉,上海市市长与国际企业家这种每年一次的“聊天式”互动,已经坚持了36年。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会上说,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上海市咨会新闻发布会现场。上海发布供图

  龚正介绍,上海主要有四方面考虑,一是积极拓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模式,目前上海已与近2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合作备忘录,建设了6家国家级、39家市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今后还将持续探索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扩大“朋友圈”;二是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载体,龚正说,上海创新资源丰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三是积极推动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汇聚,推动资金、数据、技术、人才等平台的多维度贯通,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四是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过去10年上海先后出台了“科创22条”“科改25条”、《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等一批重要的政策法规,同时积极推动各类国际科技组织来沪设立代表处,深入开展务实合作。

  龚正说,上述举措,很多都来自历届市长咨询会成员和嘉宾提出的宝贵建议。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主席、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在会上说,企业家们深入讨论了上海如何进一步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承诺,对中国、对上海的承诺,我们对上海的未来有着非常强的信心”。据悉,今年已经是施万连续第15次如期赴约。他表示,许多跨国科技公司都已经扎根上海,参加会议的企业家们都非常乐于见到上海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吸引大学、本地公司、初创机构和跨国公司一道合作共事。

  力拓集团全球董事长鲍达民认为,要激励企业在上海进行研发投入,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我们要有更加细致的目标,一定要找到那部分专业人才并吸引他们,同时要优化签证申请流程”。

  他以法国为例,法国推出了“人才护照”,大大简化加快了签证申请流程,也可以允许家庭成员入境。美国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被认定是大学顶尖人才,那他进入美国的签证也会非常迅速。

  阿迪达斯是体育行业首家进入市长咨询会的跨国企业代表,该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就上海如何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言献策,“上海可考虑联合全球跨国企业、创新先锋企业、知名学术机构、著名体育传播机构及体育科技领域的国际智库,共同搭建全球体育科技创新生态联盟,以科技赋能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蒂森克虏伯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介绍,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亲商文化和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上海和整个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是蒂森克虏伯的投资重镇,也是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洛佩兹说,上海聚集了众多高端研发资源、人才,是许多跨国企业区域总部所在地,“这种聚集效应,为我们开展业务带来诸多便利”。

  A.P.穆勒-马士基董事会主席罗伯特·马士基·乌格拉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与绿色甲醇生产商和航运业紧密合作,不断降低绿色甲醇进入市场的成本。例如,上海可以考虑实施绿色港口费用制度,通过优惠条款缩小绿色燃料与传统燃料的价格差异,鼓励绿色燃料在港口的应用;二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确保绿色燃料交易自由进行。目前,全球绿色甲醇基准尚未建立,而中国在生产绿色甲醇方面具有产业链优势,上海可借此机会借鉴国际标准并通过国际合作总结和吸收经验,建立全球首个绿色甲醇基准;三是上海可鼓励绿色燃料交易技术平台的开发。相关平台须具备验证燃料绿色属性的能力,并可提供实时定价信息、简单的交易流程,向全产业链的各方参与者广泛开放。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