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王俊秀)9月23日下午,重庆市九龙坡区22岁的职业摄影师王艺菡带着相机,在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为21岁的好友朱思颖完成了一组街拍摄影照。
9月23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21岁的大学生朱思颖(左)与22岁的职业摄影师王艺菡(右)在一家咖啡店前街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摄
朱思颖说,选择到这里街拍,是被社交网络平台“安利”的(网络流行语,“推荐”的意思——记者注)。她看到很多“打卡”过的网友推荐,民主村社区的居民楼和公共区域建筑经过更新后,不仅保持了一定的年代感、充满着烟火气,还新增了不少现代艺术氛围。“到这儿拍照,很‘出片儿’。”王艺菡说,走进民主村社区就能感受到,居民生活与餐饮消费、休闲娱乐、便民服务场景连接得更紧密,里面不仅“装”着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也有年轻人向往的松弛感。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伍成莉介绍,民主村社区始建于20世纪50至90年代,是原国营建设机床厂的配套家属区,面积0.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69 户8054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55.4%,是一个重度老龄化的老旧社区。
9月23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摄
伍成莉介绍,2022年以来,民主村社区以民生为导向,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搭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居民创设“步行15分钟左右能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的多业态社区商圈,还深化“红色管家”党建品牌,探索建立了以社区党委和平台公司、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四方共治”模式。9月23日下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民主村社区看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有社区食堂、平安驿站、“一号信箱”、社区会客厅。其中,社区食堂每日供应的主食、菜品、水果有20多种,当日菜单会被发布在社区居民微信群里;社区内的居民吃一顿饭只需要十几元,80岁以上的困难、失独、失能老人可免费食用;食堂会定期向居民征集对菜品口味的意见,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更新菜单。
9月23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惠民巧匠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焦敏龙/摄
目前,民主村社区还开设了5处惠民巧匠坊,社区里的“能工巧匠”们为居民提供开锁、家电上门维修和家电清洗等便民服务。为了惠民生、促消费,社区还吸引创业者在居民楼底商铺面经营糖水铺、茶摊、老火锅、便利店等。今年8月23日,商务部发布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包括15个城市案例、5个街道社区案例。民主村社区入选其中,成为重庆市唯一入选案例。看到民主村社区的公共环境和便民生活更新变化后,2023年10月,家住九龙坡社区的80后璐璐在这里创业开了一家咖啡店。她每天上午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开门营业。
这1年来,民主村社区里的一些年轻“白领”,逐渐习惯了上午出门去上班的路上,顺便到这里买一杯咖啡提神醒脑。璐璐也因此积攒了一些就近消费的青年客源。最近,她尝试开通了咖啡线上销售渠道,继续拓展客源。
这两年,民主村社区里的咖啡店陆续开了好几家。为避免与其他咖啡店的产品出现同质化,璐璐和店员坚持手工制作咖啡果酱配料。璐璐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走进并了解民主村社区,让这里焕发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