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洪涝灾害后如何减少疾病传播风险?这份提示请收好

发稿时间:2024-06-28 16:21:00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洪涝灾害防疫保健康”有关情况。

  在洪涝灾害后,环境卫生问题往往是导致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呢?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孙宗科提醒,在洪涝灾害前,要做好汛期应急准备,包括关注气象预报预警,备好必要的物资,以及做好撤离危险区域的准备。

  洪涝灾害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需要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过水、内涝和被水淹的村镇,待洪水退下去后应及时清淤,修复厕所、垃圾点等卫生设施,整修庭院,清除淤积的垃圾。

  返回家园居住前,要检查房屋结构损毁情况,还应观察家中或周边是否有危险动物,确定安全后再进入。先开门窗通风,检查水电气有无问题,然后尽快清除积水和淤泥。

  在清淤过程中,要做好防护,穿戴好防水防刺胶鞋和手套,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积水。外环境清理以清洁为主,一般无需消毒;在对房屋内进行清理时,一定要先清洁,再消毒,这样消毒剂才能更有效发挥作用。

  洪涝灾害后由于空气潮湿、滞留积水,霉菌的产生非常普遍,在清理时应打开门窗通风, 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在清除霉菌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建议佩戴口罩和护目镜。

  (总台央视记者 龙晓勤)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