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飞鲨”雨夜上演“空中之吻”

发稿时间:2024-06-27 05:4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仲夏时节,某军用机场,夜色如墨,乌云密布。

  “计时起飞!”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多架歼-15战机喷着淡蓝色火焰在跑道上加速滑行,直刺夜空。升空后,战机组成战术编队,奔赴预定训练海空域,拉开海军航空大学某团夜间空中加油训练帷幕。

  就在编队机动途中,飞行员刘稳察觉夜幕中快速翻滚着浓密的漆黑云团。随后,豆大的雨滴急速拍打在座舱盖上,形成一道雨帘。考虑到恶劣气象条件对空中加油课目带来的影响,刘稳迅速向塔台指挥员报告情况。

  就在大家疑惑还要不要飞时,只听塔台飞行指挥员果断下令:“飞!”

  “远海大洋,气象和水文更加复杂,只有注重平时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才能从容应对未来战场变化。”飞行指挥员介绍,在地面塔台引导下,加油编队已经调整航向,并抓住一段气象空窗期,按计划进行加油训练。受降雨和气流影响,飞行员空中观察难度和加油对接难度陡增,此时实施条件已逼近大纲上限。

  夜空之上,加油机保持好速度与高度,慢慢放出加油软管,受高空气流影响,飞机机身和加油软管锥套如同空中的“风筝”不断随风晃动。

  受油机飞行员不断修正战机姿态,打开受油探头电门,逐渐向加油机软管锥套靠近。

  “灯光正常,请求对接!”受油机飞行员刘稳目视加油软管锥套内的微弱灯光,准备对接。

  “可以对接。”加油机飞行员高度集中注意力,密切关注机舱内各个仪表状态,严格保持空中各项飞行数据,不时发出引导口令,便于后方受油机实现高效对接。

  10米、5米、3米……夜幕中,受油探头距离加油软管锥套越来越近。空中加油不仅考验着飞行员的操纵技术,也考验着他们的耐心。

  短暂的等待观察后,受油机飞行员刘稳观察到加油导管锥套在空中出现了短暂稳定,便迅速轻推油门,准备对接。没想到,一阵突如其来的气流将锥套拉扯向一侧,首次对接失败。

  此刻,刘稳手心冒出了汗,但他还是稳住心神,再次等待时机。几分钟的等待后,加油导管锥套再次在空中出现了短暂稳定,他瞅准时机,稳稳操纵飞机跟进,立即将受油探头与加油导管锥套“亲密接触”。

  “允许加油!允许加油!”只听“咔”的一声,飞行员成功实施对接,开始空中加油。加油结束,双机组成战术编队,顶风冒雨返航。

  “对中好,高度好!”在着舰指挥官引导下,参训飞行员不断调整飞行姿态,精准降落在陆基模拟着舰区。霎时间,飞机主轮与模拟甲板摩擦出一团巨大水雾。

  下飞机后,参训飞行员立即进入讲评室,围绕预想预测、编队协同、加油时机等内容进行复盘总结,为后续飞行训练积累经验。

  姜涛 杨兴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