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陆家嘴听潮:金融改革创新正当时

发稿时间:2024-06-25 05:4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6月19日-20日,上海黄浦江畔,关于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讨论,吸引了众多目光。一位外国投资人说,如果将西方金融市场比作成熟稳重的成年人,那么中国金融市场就是充满活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这位年轻人的改革与创新被寄予厚望。

  _______________

  “强信心、促改革”,这是近日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传递的声音。

  6月19日,中国“一行一局一会”的3位掌舵人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多项政策动向,内容涉及货币政策调控转向、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科创板改革等。证监会主席吴清更是在现场宣布将推出深化科创板改革的8条措施。

  作为中国金融界最高级别的年度盛会之一,走过16年的陆家嘴论坛一直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引领者。时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论坛传递的信息更是引人关注。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正成为全社会的期待。

  摒弃“规模情结”,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关注

  “经过几十年的商业化、市场化进程,一些金融机构仍然有着很强的‘规模情结’,并且以内卷、非理性竞争的方式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这是不应该的。”近4700字的演讲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两次提到“规模情结”。他说,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在介绍我国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时,潘功胜首先谈到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他解释说,货币政策需要关注和调控一些中间变量,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大多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而我国采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的办法。“传统上,我们对金融总量指标比较关注,但也在不断优化调整。过去,货币政策曾对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等金融总量增速设有具体的目标数值,近年来已淡出量化目标,转为‘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等定性描述。”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M2同比增长7%。5月份新发放贷款利率为3.67%,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39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也是自然的,这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潘功胜还提到很多存量贷款效率不高,“盘活低效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

  对于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调整问题,潘功胜也有所明确。他说,我国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是在30年前确立的,随着金融服务便利化、金融市场和移动支付等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1统计定义的金融产品范畴发生了重大演变,需要考虑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从货币功能的角度看,需要研究纳入M1统计范围,更好反映货币供应的真实情况。”潘功胜说。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个人活期、现金管理类基金理财未来都可能被纳入M1。

  在这场具有中国金融风向标意义的论坛上,潘功胜还两次强调我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他说,短期内,一些规范市场行为的措施会对金融总量数据产生“挤水分”效应,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发生变化,而是更加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在备受关注的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方面,潘功胜介绍,近年来央行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建立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目前,我国的利率走廊已初步成形,上廊是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下廊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总体上宽度是比较大的。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定价的作用,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他还表示,央行将逐步把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

  壮大耐心资本,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同一现场,来自资本市场的改革信号在持续释放。

  面对多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高层领导、全球重要金融市场及顶级金融机构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吴清宣布证监会将推出深化科创板改革的8条措施。当天下午,《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正式对外发布,针对市场反映较为集中的新股发行高价超募、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等问题作出相应安排。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源头活水,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论坛现场,吴清从三方面介绍证监会如何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即提升多层次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壮大耐心资本、从制度机制以及理念上解决包容创新的问题。

  “壮大耐心资本”是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新表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经营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与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多次参加陆家嘴论坛的橡树资本联席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也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耐心资本一般指注重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回报的投资资本,耐心资本或者持有耐心资本的投资者更加注重资产基本面及其长期发展潜力”。这位经历多个经济周期更迭的投资者帮助多家企业在华投资,见证着中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优化与完善。他说,自己曾将西方金融市场比作成熟稳重的成年人,而中国则如同充满活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

  “投资者有中小投资者、大型投资者,也有短期交易型投资者、长期机构投资者,他们没有完全的好坏之分,各有其功能。”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官赵海英,把市场比作土壤,“对资本市场而言,土壤环境就是投资者结构”,在她看来,国内投资者结构中缺乏有耐心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对投资者结构进行优化是治本之策,当然这需要很多年,不是一蹴而就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也在论坛的主题演讲中提及壮大耐心资本。他表示,从资金供需看,保险资金久期长,具有跨周期属性。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

  增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动力

  “上一届陆家嘴论坛召开时,金融监管总局刚刚挂牌。”今年,李云泽带来了金融监管总局一年的“成绩单”:总局系统机构改革稳步实施,“四级垂管”监管架构正式形成,监管制度建设全面提速。他强调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有所长,“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必然各展所长”。

  这次发言,李云泽主要聚焦我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既谈到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要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量身打造保险产品,又提到要推动健全多方参与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去年京津冀等地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保险业早赔快赔、应赔尽赔,全力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李云泽说,年初,全国首单全灾种的综合巨灾保险在河北正式落地。

  实际上,近两年保险业资产、负债两端承压。在谈及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增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时,李云泽提到三方面重点,即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强化资产负债联动以及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他尤其提到要引导保险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持续推进‘报行合一(指保险公司向监管机构备案的产品定价假设,包含费用假设等,应与保险公司实际经营过程中所实施的保持一致)’,全面深化银保合作,探索优质非银金融机构保险代理试点,持续提升销售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李云泽说。

  去年,金融监管总局针对行业共性问题,引导调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优化偿付能力风险因子,取得积极成效。李云泽表示,未来,金融监管总局将强化逆周期监管,完善偿付能力和准备金规制,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同时推动保险机构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将其贯穿经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