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首度公开!

发稿时间:2024-06-19 16:14:00 来源: 央视新闻

  老杨是一位高位截瘫患者

  14年来,手不能动脚不能走

  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如今,他可以用“意念”抓取水瓶

  并自主完成喝水老杨激动地说:

  “就这么一点,却老幸福了!”

  改写老杨命运的

  是一台划时代的手术——

  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在最新一期《开讲啦》节目里

  这项技术背后的研发者

  清华大学为先书院院长洪波

  首次揭秘了我国首例植入脑机接口

  背后的科学进展

  老杨也亲临现场

  分享了手术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高位截瘫十几年的他

  手术前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

  老杨作为全球首个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手术的患者,他坦言自己经历了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

  老杨高位截瘫十几年,当洪波团队找到他的时候,老杨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家里人都说,“别费劲了,都瘫痪十几年了”。但随着洪波团队与老杨交流得越来越频繁,老杨心里也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也许自己迈出了这一步,将来或许就可以帮助数以百万像他一样的患者。最后,老杨给洪波发了一条信息说:“我相信你们,我们一起努力用科技帮助这些患者。”

  如今,做完手术的老杨,随着脑电波源源不断地接收、解码和翻译,能够驱动机械手套来实现抓握。更令科学家振奋的是,不久后,十几年来因瘫痪而失去手部知觉的老杨,也重新对温度有了感觉,还头一回抱了自己的小孙女。

  全球首例植入脑机接口

  临床试验随访日记首次公开

  去年10月24日,老杨在北京市宣武医院接受了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0天,老杨出院回家。

  主持人撒贝宁不禁感叹,“快得有点超出我的想象!”洪教授解释道,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开颅,恢复会更快一些。

  在《开讲啦》节目现场,洪波团队首次公开了老杨的随访日记。对此,洪教授坦言他也曾犹豫再三,因为谁也不可能保证患者每一天都是进步的,他们需要做好承担失败的准备。

  但洪教授又希望通过公开老杨的随访日记,让大众了解中国首例植入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的科学进展,“希望通过患者每天、每个月的历程,让大家看到一项技术是如何从不成到成到大成,这比科学本身更重要。”

  “我有信心中国脑机接口

  不会重蹈马斯克的覆辙”近期,马斯克首例脑机接口人体试验曝出故障。一时间,很多人开始质疑脑机接口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开讲啦》节目现场,也有观众向洪波团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会不会在脑机接口上重蹈马斯克的覆辙?”对此,洪波首次作出了回应:“不会!”

  洪教授介绍,与马斯克的“侵入式”方案相比,我国采用的是“半侵入式”微创技术,也就是把电极置于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的硬脑膜上,这种方案是希望能够平衡脑机接口的性能和创伤,虽然采集信号不如全侵入式,但它不损伤脑细胞,而且能永久性工作,也就不会出现马斯克脑机接口类似的故障。

  更重要的是,对于外科大夫来讲,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开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开讲啦》

  监制/李浙 主编/张志达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