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江苏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

发稿时间:2024-06-15 09:05:00 来源: 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行走江苏,处处感受到制造业大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绽放的勃勃生机:呼吸机芯片遇到研发难题,多家传感器企业“揭榜挂帅”,仅用14个月就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新一代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发动机升级,火箭运载能力翻三番;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落地,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30.1%……

  江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依托制造业这一“看家本领”,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奋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传统产业“发新芽”

  一块有机玻璃,可以制成大科学装置。依靠自主创新,江苏汤臣材料研制出中微子实验用有机玻璃球;

  一克棉花,可以织出500米纱线。无锡一棉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300支特高支纱线量产;

  一系列节能技术应用,可以实现能源消耗降低10%以上、节电50%以上。中天钢铁淮安基地通过蒸汽节能、智能照明、余热回收等技术,助推企业绿色转型。

  传统产业占江苏规上工业营收总额的六成多、利润的五成多,转型升级压力大,潜力更大。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高清介绍,江苏扎实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巩固既有优势、发展新的优势。

  向高端跃进——

  江苏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支持企业设备更新、产品迭代、品牌升级,加快向高端攀升。

  泰州靖江的江苏亚星锚链公司工厂,四五层楼高的生产设备将重达1吨的链环集环成链。“我们自主研制材料、装备,全链条提升高端化水平。”亚星锚链公司董事长陶兴介绍,公司产品海工系泊链全球市场占比约50%。

  向智能提速——

  江苏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逐群逐链推进,截至去年底,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3.7%,居全国前列。

  车、钻、铣、刨、磨……500多台机床协同作业,而“指挥”就是数字孪生平台的“智慧大脑”。这是江苏盐城苏盐阀门机械有限公司去年投产的智能化车间,生产的阀门用于油气、海洋、核电装备,质量控制极为关键。公司副总经理王寅介绍:“智能化改造后,产品合格率从不足95%提高到99.9%。”

  据介绍,江苏下一步将引导人工智能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检测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向绿色发展——

  江苏以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每年实施百项节能降碳技改项目,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349家、绿色园区33家。

  在一汽解放汽车锡柴工厂,每105秒就有一台解放重卡柴油机或天然气发动机下线。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党委书记董亚洲说:“这是一座绿色工厂,使用13兆瓦光伏发电,可满足工厂50%的能耗需求;布置1012口换热井,利用地热交换保持恒温,较常规省电超45%。”

  强链补链延链

  新兴产业“长成林”

  一台起重机最高能吊多高?最重能吊多重?

  170米高,230吨重。这是徐工集团生产的一款轮式起重机给出的答案。3个月前,这款起重机在河北衡水完成了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机安装,将重120吨的机舱和长95米、重28吨的扇叶吊至160米的高空,仅用时20分钟,第七次打破全球最大轮式起重机纪录。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正得介绍,最近三年,徐工千吨级起重机每年都在创造新纪录,传统重工企业持续向高端挺进。

  去年,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1.3%、49.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达33.6%。

  围绕先进制造业的50条产业链,江苏近年下足功夫,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在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平均每4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造得快,离不开24条全自动化生产线,3000多种零部件可智能配送至相应工位。在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覆盖传动系、制动系等十几个领域,聚集3400多家相关企业。

  产业链支撑,聚链成群。去年,江苏印发方案,分集群、按梯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产业体系。

  南京智能电网产业集群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以南瑞集团为龙头,已聚集相关企业近1200家,产业规模超过3600亿元。

  “家庭供电系统靠的是保险丝,而庞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离不开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雪峰介绍。平均一分钟完成一块电路板的检测,相关数据回传至中央数据库便于追踪,待出厂设备在50摄氏度的环境中经过至少48小时试运行进行故障测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有南瑞的产品。

  新领域新赛道新突破

  未来产业“快生根”

  走进位于张家港的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车间,28台自动化机床上,飞旋的刀头切割金属,正负极材料、垫片、镊网等被焊接成一个个小单元。通过300个小单元叠加而成的电解槽,能制取99.9999%纯度的氢。企业可年产500套这样的制氢设备,年销售额30多亿元。

  氢能利用,抢抓未来。“西氢东送”的一大制约是运输难题。国富氢能已完成国内首个日产10吨氢液化系统关键装备研发,年内将正式投产,可大幅降低运输成本。西部绿氢以液态形式运往东部,在新能源车加氢、半导体等领域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张家港是“长三角氢走廊”的重要一站,制氢、储运加装设备及氢燃料电池等全产业链相对完整,40余家涉氢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未来产业像一块块拼图,逐渐整合出明天的样貌。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团队总监魏亮说:“传统互联网就像一条普通马路,拥堵难以避免;确定性网络相当于一条网络高铁,车辆准时准点,管控精准。”未来网络高通量、低时延、低抖动、高可靠的优势,将成为航空航天、东数西算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

  江苏2019年牵头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目前已开通覆盖40个城市和100多个边缘节点的试验网络。

  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医生可以把检测报告、三维构造交互在真实的手术现场;学生可以置身虚拟场景“亲历”历史;运动员可以随时“到”球场酣畅挥杆……昆山打造元宇宙产业园区,目前已有硅基智能、亮风台等50余家相关企业入驻。

  依托传统优势,江苏积极布局培育未来产业:到2026年,推进100项前沿技术、培育100家示范企业、升级100家科创园区、开发100个应用场景、研制100项标准规范……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提前布局,江苏正为新质生产力厚植发展沃土。

  (本报记者王汉超、林琳、姚雪青、郭雪岩、尹晓宇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