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反向开票”满月:企业开票更便利 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

发稿时间:2024-06-12 12:2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 记者 张均斌)“反向开票”对于资源回收企业来说已经并不陌生。2024年4月下旬以来,我国在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实施“反向开票”政策。记者6月11日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新政落地实施一月有余,“反向开票”政策推进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全产业链规范发展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今年4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在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实施“反向开票”政策。所谓“反向开票”,即发票的开具流程与常规流程相反,由购买方(付款方)向销售方(收款方)开具发票。具体到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实施“反向开票”意味着,个人在销售废品时,符合条件的回收企业可以向出售者开具发票,形成购买方向销售方开具发票。

  於育根从事废旧塑料销售多年,一直和浙江台州一家资源回收企业保持合作关系。於育根说:“以前,我们每次卖完废旧塑料,都需要到税务部门去代开发票,现在收购我旧塑料的公司可以‘反向’直接给我开发票,免去来回跑的麻烦,省了不少力气,而且有了发票,平时买卖交易就更规范了,公司和我合作起来也更放心。”

  得益于“反向开票”,资源回收企业最关心的发票获取问题得到解决,政策打通了成本列支入账的堵点,有利于资源回收行业轻装快跑。此外,“反向开票”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少涉税风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采购环节,以前个人销售废品时,大多不开具增值税发票,进而导致回收企业在销售其收购的回收资源时,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同时,企业所得税也没有发票凭证进行税前扣除,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这就是在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普遍存在的“第一张票缺失”的问题。

  “‘反向开票’解决了资源回收企业‘第一张票缺失’问题”,广东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反向开票”实施后,资源回收企业能够规范合法地取得税前扣除凭证,持续开展出售报废产品业务的自然人也能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免征或减征政策。

  江苏常州常金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刚告诉记者,有了“反向开票”政策,企业能正常获得成本发票入账,成本核算更加规范,也降低了经营风险。他介绍,通过实施“反向开票”,预计该公司今年形成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成本700万元。

  在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刘金科看来,实行“反向开票”政策,有效解决了资源回收企业长期以来税款抵扣和成本扣除问题,有利于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资源回收行业,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资源回收企业知晓政策、享受利好,4月底以来,各地税务部门区分不同主体和申报办理场景,制作视频、图解加强政策宣传,运用税收大数据梳理资源回收纳税人名单,开展政策精准推送,累计推送内容88.3万条。

  同时,为及时了解开票情况,掌握开票动态,国家税务总局加强政策跟踪研判,按日汇总统计各地“反向开票”情况,建立了健全针对“反向开票”的税收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分析各地区政策落实情况,确保政策安全有序落地。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税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征管系统,完善线上办理功能及流程,提高“反向开票”、代办税费的便利性,持续增强资源回收企业、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的获得感,为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