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美国青年在重庆进行交流体验 不一样的“青春家宴”

发稿时间:2024-06-10 05:46:00 作者:耿学清 陶思阅 来源: 中国青年报

  “Made dumplings for the first time! Very grateful for tonight(意为‘第一次包饺子,很感谢今晚’)”。6月6日晚,美国青年索玛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了人生中第一次包饺子,配图包括她手心里的1个饺子、3盘饺子馅、重庆朝天门的霓虹夜景和“笛笛”——邀请他们参加家宴的中国青年彭诗杰养的比熊犬。

  6月7日至11日,23名来自美国的青年代表在重庆参加“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青年智造未来”主题交流营。这次家宴是此行正式开始前的体验活动。

  由于容纳人员有限,家宴邀请了1名美国青年企业家、1名美国带队老师和两名美国大学生。但是交流营共有15名美国学生,他们都想参加。“最后是通过抽签决定的。”带队老师、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吴迪说。

  索玛和她的同学天露幸运地抽到了“体验卡”。家宴安排在晚上,但在6日下午3点,她们就早早到了中国青年彭诗杰家中。

  彭诗杰曾在新西兰留学,毕业后回国创业,是一名在水运行业打拼的青年企业家,担任重庆市青年联合会海外学人华侨界别主任。他的妻子黄芳影同样有海外留学经历,二人都能熟练运用英文交流。

  彭诗杰夫妇为他们准备了下午茶,以及水果、零食、饮料,还特意买了中国年轻人喜欢的“东方奶茶”。00后索玛、天露品尝后,也表示非常喜欢。

  索玛将这次重庆之行描述为“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她已学习中文两年多,但第一次来中国。

  天露是一名学习比较文化研究专业的大学生,她未来想对比研究东亚文化与美国文化。在与中国朋友交谈时,学习中文4个学期的她坚持使用中文,想不起来如何表达时,会拿出手机查,希望多一些机会练习中文。

  “语言是思维的边界。”她告诉记者,自己学习中文是受一部电影的影响,其中提到“当你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就会开始用对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来中国之前,美国青年的父母比较担心他们与家中的联络、安全和支付问题。

  “我们这个团队非常幸运。”吴迪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因为今年中国发布了便利外国人在华支付的政策,美国学生们来之前下载了微信、开通了支付功能并绑定了美国银行卡,学生们很快学会了使用手机支付。

  吴迪提到的是今年3月7日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要求中国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采取优化措施,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

  起初,虽然老师带队,索玛的父母依然担心她的安全。他们陪着索玛到了重庆,参观了洪崖洞等景区,到老城区徒步,在亲身感受到重庆的安全后,才放心把女儿留下,返回美国。

  天露经常与家人出国旅游,到过日本、韩国等地。天露认为他们对中国最大的担忧是“不知道中国人会如何看待美国人,如何对待他们”。中国对美国人来说有点儿神秘,“这种神秘感引起了我父母的担忧。”天露告诉记者,但来到中国,他们受到的待遇比预期的还要好。

  到重庆后,他们在微信上问同龄的中国同学“有什么推荐的吃的、玩的”,很快就会收到回复。

  在中国,索玛和朋友们出去逛商场,遇到交流障碍会使用翻译软件,“别人也可以理解我的意思,大家都很随和、很热情”。

  家宴开始之前,中美青年一起动手包饺子。索玛和天露从零学起,一直忙前忙后,还互相交流经验。一个个饺子成型,她们也越来越熟练。在美国时,索玛也参加过类似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刻带有“福”字的中文印章。

  彭诗杰和黄芳影的两个孩子在放学后也加入包饺子的队伍。重庆市青年联合会的副秘书长徐翔恰巧过生日,在场的中美青年一起为她唱起了生日歌。

  “熟能生巧。”天露说。吃饭时,她熟练地使用筷子夹起饺子蘸醋。“今天有小朋友,小狗也很可爱,我还感受到了中国浓重的家庭观念。”她说,家宴的环境很轻松,她特别喜欢烤肉和麻婆豆腐。索玛更喜欢饺子和辣子鸡丁。

  索玛特别喜欢打篮球,她在重庆邮电大学偶遇两队打篮球的中国男生,当她申请加入其中一队时,男生们有些犹豫。但是一场球赛下来,男生们被她折服,她成了那场的“MVP”(最佳球员)。

  “美国的年轻人更喜欢中国的古代文化,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他们会觉得很奇妙。”吴迪在美国教了19年中文,对此深有感触,重庆邮电大学学生送给美国青年每人一个发簪,“他们喜欢得不得了”。

  “和历史悠久的中国相比,美国太年轻了。”天露表示,她最喜欢中国的汉服,在美国,有些中国留学生会穿汉服,但是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平时没有这个机会。

  6月11日,参加“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的美国青年将乘机从重庆前往北京。天露说父亲知道后非常羡慕,“他对东方历史很感兴趣,而北京是中国历史的一种代表和象征。他特别想去北京,这已经列在了他的人生愿望清单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实习生 陶思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