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中国文化“出海” 跑出创新加速度

发稿时间:2024-05-26 06:02:00 作者:刘芳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第二十届文博会开幕前,改编自阅文集团旗下起点读书作家猫腻小说《庆余年》的同名剧集第二季,通过迪士尼公司在线流媒体平台Disney+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央视、腾讯视频同步上线。这是迪士尼首次购买中国网文改编作品的海外影视播出权。

  过去20多年,阅文集团作为网文“出海”的先行者,见证了中国文化“出海”跑出创新加速度的全过程。5月23日至27日,包括阅文集团在内的众多文化“出海”生力军齐聚文博会现场,展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多元探索。

  文化“新三样”成“出海”主力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605亿元。网文、游戏、影视已成文化“出海”的“三驾马车”。

  从实体书出版到爱好者自发翻译网上发布,从建立线上互动阅读平台到建立海外本土化发展生态,中国网文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而《长安十二时辰》《隐秘的角落》《庆余年》等国产剧,也正在从几年前的零星“出海”,走向批量“出海”。“正是通过参与文博会,阅文集团向海内外推广优秀作品与产品,展示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果与机遇,为拓展市场积蓄了宝贵的资源。”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自安徽的游戏“出海”头部企业微游互娱,其产品全部实现海外本地化,覆盖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当前日访问量数千万,日活跃用户数百万,游戏内容数千款,服务包括小米、OPPO、vivo等在内的百余家中国“出海”公司。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其中,自研产品海外实销收入163.66亿美元,规模连续4年超千亿元人民币。

  文化“出海”科技新势力

  近年来,文博会通过“文化+”聚焦新型文化业态培育,逐渐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等展会特色,集中展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

  作为全球影院放映激光光源首选供应商之一的深圳企业光峰科技,越来越受国际市场和巨头企业青睐。“从新冠疫情后到现在,我们积极参与海外的大型展会,包括美国CES展、欧洲ISE视听大展、美国CinemaCon电影专业展等,向全球客户展示我们的最新技术、最新产品,让海外客户了解原创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的与众不同。这些动作实打实地推动了海外业务的发展。”光峰科技公共事务部总监李一飞表示。在去年全球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光峰科技的激光光源每小时可省电1.8度,使得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客户下决心对设备进行节电改造,2023年首次引入了来自中国的激光放映方案,目前保持稳定运行。

  已经参加了九届文博会的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路视觉”)同样是此次参展的“文化出海科技新势力”之一。

  今年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在意大利威尼斯开幕,丝路视觉作为数字创意合作伙伴,为中国馆提供数字化大屏展陈支持,让中国文化有了现代化的演绎。

  丝路视觉的VR交互式沉浸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将展陈进行数字化、立体化、多元化呈现,这也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的重要探索。“为‘新三样’等新型文化载体赋能,让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文化传播领域大放异彩。”丝路视觉集团艺术总监罗晓白告诉记者。

  为文化“出海”插上创新的翅膀

  2024年,文博会聚焦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着力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首次设立“国家文化贸易展”。文博会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在积极吸引国外资源入驻,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多年来,文博会采用主办单位牵线搭桥、代理招商、点对点招商、文博会直通车等多种方式邀请组织海外采购商参与,先后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合作代理机构遍布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展商和采购商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文化产业项目在文博会上寻求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产品借助文博会窗口走向世界各地,国内、国际两个文化市场实现全面对接。

  历届文博会上,各行业、各省份展团都拿出“看家宝贝”,让中国非遗产品“走”出国门,中国卡通形象“跳”向全球,让海外观众通过文博会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今年文博会开幕当天,北京宏京文化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法国动画IP《小恐龙大冒险》将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皮影戏与法国动画结合,为中法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企业让皮影从“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的传统艺术形式走进动画世界的舞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

  从传统的书法、绘画、陶瓷到现代的数字艺术、影视动画制作,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都能在文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据悉,今年文博会期间,超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现场展示、交易。

  本报深圳5月2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