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常嘉维 马群
5月24日,被誉为北运河上最美的桥——“北运河千荷泻露桥”的设计者、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彬教授在桥上开讲“运河上的大思政课”。视觉中国供图
2019年8月31日上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北京市八十中学礼堂上演,来自朝阳区的优秀教师和家长们用精彩的分享,将朝阳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育朝阳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推向高潮。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按照梁思成老先生的话,北京中轴线其实是一条建筑之轴,但在870多年的建筑史中,它不仅仅是一条建筑之轴,也是一条文化之轴,一条历史之轴。甚至,这条轴如今延伸的地方,向南延伸到大兴机场,向北延伸到冬奥会场馆,它其实也是一条面向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之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团委书记郭相宜说。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组织了大中小学携手上好“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活动。郭相宜认为,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历史现场找到了历史的渊源,更找到了文化自信。
“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这样的思政课跟很多人印象中的思政课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近些年思政课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比如,部分思政课教师还存在着“照本宣科”“应付差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部分学生存在着上课“只带耳不带脑”的现象,以至有些思政课的课堂存在着“抬头率”和“到课率”大打折扣的状况。
如何让思政课“入脑入心”成了教育界的大课题,全国很多地方都展开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沿着“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展开采访,发现北京正在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探索着一条适合“首善之区”的思政课改革之路,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京更是把调研变成教育教学一线最常见的工具,在教学模式、备课方式、科研形式等方面进行着全面的探索和改革创新。
打破学段壁垒:在平台思维中寻找突破口
“小苹果如何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4月底,在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大讲堂启动仪式上,3位来自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杨静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泽清、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于洺,同场展开乡村振兴议题式研讨。
这种大学、中学、小学教师共同研讨、打破学段壁垒的方式并不少见。3位教师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已成立了23个区级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教师们在这个平台上一起研讨、共同实践。
据了解,2021年北京市出台《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这是全国省级教育部门中第一份关于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文件,同时北京还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以及市学校思政课工作中心。
打破壁垒、建立平台的做法源自教学一线。
“没有进行一体化建设之前,我们初高中老师是比较困惑的,教材在设计上已经是‘螺旋式上升的’了,但是在打破初高中学段壁垒之前,老师们就会觉得一些教学内容是重复的,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迷茫。”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政治学科教研组组长马秋玉老师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过去一段时间的采访中发现,不少地方和学校存在着思政课教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把握的现象。一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反映“只熟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加上“自身的理论基础也不够厚实”,所以,不少教师存在着“往浅讲没意思、往深讲没底气”的困惑。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顶层设计已经有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从2017年起在全国推广的教育部统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选取学习素材。
教材已经走在了前面,教师们不能“各自为政”。教学一线产生的困惑就要到一线寻求解决方案。
“2021年年底到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现状调查研究’,”北京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说,调研涉及大中小幼学生4万余人,思政课教师、校长1500余人。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思政大讲堂”等举措陆续在北京市全市展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市朝阳区,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把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聚集在一起,创设了多种具有“平台思维”的思政课模式:有的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互为辅助完成教学;有的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互换学段,在对方的学段独立完成教学;有的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研讨完成适于全段学生的思政课。
去年,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曹媛媛与朝师附小和平街分校思政课教师林洁进行了探讨,他们以北京冬奥精神中的“迎难而上”为主题,共同设计了一节思政课。
2022年5月底6月初,正是北京新冠疫情紧张的时候,大中小学生都在线上学习。从客观上讲,课堂吸引力与线下有差距。但即使是这样,这节课依然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曹媛媛老师和林洁老师的课结束之后,在电脑端听课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留言区写下了这样的期待:“这一节课能不能别结束?”“下一节课什么时间开始?”
“之前备课仅仅在小学学段教师之间研讨,眼界不开阔。大学教师参与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之后,我的思路马上就打开了。”林洁看到留言后这样说。
平台建立后,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存留问题。
“现在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政策层面雷声不小,但是坦率地讲,在实践层面,雨点还不够大。”谢春风说。
而“雨点不够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师。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工作最为形象的描述。特别是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今天,更加需要教师把自己“那桶水”蓄得更满一些。正如北京市海淀区培英小学校长祝莉娟所说的那样,如果教师自己对内容理解得就不够深刻,在讲给学生听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也就不会高。
怎么解决呢?
“在思政课资源的专业化程度上应该是学段越高,专业化程度越高。大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龙头,有很多教授、专家。”谢春风说,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发挥“龙头”的作用,成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北京市东城区了解到,目前该区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请进来,举办德育和思政教育清华高研班,300多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东城区13所中小学成为清华大学思政教育首批实践活动基地校。东城区还成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成长营,让这些教师走进清华马院,近距离助力青年思政教师成长。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误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目的不是让小学思政课教师去研究大学思政课的内容,而是要相互了解、真正了解,这样才能够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向一个方向来努力。”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崔楚民说。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仅是建立了有形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平台思维,而平台思维的关键是什么?是要打破原来各方各自为政的格局,实现开放、共享和共赢。
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共赢,北京正在打破自己的界限,开始探索建立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研究共同体。2021年4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牵头,东城区教育工委区教委、北京工业大学、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社、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共同推进,成立全国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共同体,全国200多所大、中、小学加入。
不久前,第三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论坛举办,75节思政微课同步在线上推出,10多万人参与了线上线下的交流。“全国各地加强学科之间的纵向衔接和资源之间的共享互通,‘一体化’将产生1+1>2的效果。这是思政课的智慧蝶变。”谢春风说。
打通课堂通道:思政课教师开始“瞻前顾后”
如何让“平台”上正在打破的壁垒,在每一间教室中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存在着如何走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两间教室里,正在进行着两节主题相同的思政课。
两节课的主题都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同的是:在初二年级的课堂上,老师教学的重点是解决学生头脑中的“是什么”;而在高二年级的教室里,老师带着学生们解决的则是“为什么”和“怎么做”。
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政治学科教研组组长马秋玉介绍,初二老师在课前布置了让学生走进社区的任务,学生们既可以“走近”社区也可以“走进”社区,在课堂分享中,同学们了解了社区居委会的日常工作,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
高二年级的老师在课前也给学生布置了走进社区的任务,但是任务的难度提升了。“停车难是北京很多社区的难题。”马秋玉说,老师给学生们提出的要求是,在了解社区工作的基础上,为社区解决“停车难”寻找可行的方法。学生们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都拿到课堂上讨论,学生们提出了“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讨论出,“要协商就要把有关部门叫到一起”“要协商就得有规则”……“这个过程就是他们感受和体验民主的过程。”马秋玉说。
各个年级侧重不同,要想得到不同的效果,显然,教学的设计是需要“集体智慧”的。
广渠门中学的周欢老师介绍,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内既有小学也有初中和高中,所以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学校政治组初、高中每两周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小学、初中每月也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不仅让老师们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不同学段教师有了‘瞻前顾后’的意识。”马秋玉说,低年级段的老师会考虑为高年级段老师进行知识的铺垫,而高年级段的老师则会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升入高年级后有个更好的过渡。
有些学校还要更彻底一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北京景山学校了解到,该校把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思政课教材的知识点全部打通,弄清楚这些知识点所分布的学段,教材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要求,然后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实际,研究这些知识点放在哪一学段更为合适、讲到什么程度更为科学,学校特别把在不同学段中有交叉的内容整理出来,更加明确不同学段的侧重点,比如,小学的重点在讲人、讲事,落在情感认同;初中重点放在讲事的基础上明理;而高中是重点在于讲理的产生和推演。
课堂的通道被打通了,不同教室间各不相同的课程被一条螺旋上升的线连接了起来。各学段各司其职,不缺位、不越位也不错位。
打开学校围墙:让思政课“行走”起来
“你知道在大中小几个学段中,哪一段的思政课最不好教?就是我们中学阶段。”一位中学思政课老师这样说。
有这样观点的教师并不在少数。
一层层的“壁垒”正在打开,思政课的课堂变了、老师变了,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正在发生,不过,探索者们在向前的过程中遇到了更“难啃的骨头”。
“在中学阶段,我们的思政课还有一个很大的压力,它的压力来自哪里呢?中考和高考的应试压力。要考试,要计入总分。那么思政课老师必然就要去完成这个考试的目标。”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崔楚民说。
中学老师和校长的困惑正是近些年来思政课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无论哪门课程,只要纳入了考试,一套完整而强大的应试套路便会被激活:一页页的讲述变为一个个的知识点,一个个知识点变成一道道的考题,本来“讲是说非”“阐幽明微”的说理过程变成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过程。
“我现在做‘道法’(《道德与法治》,即中学的思政课——记者注)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再长的题目,根本不用从头到尾读完,扫一眼就能迅速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写答案。”任菲是一位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入初三以来,每一次考试后,老师会带着大家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分析的重点就是读题干,训练大家如何在大段大段的文字中,找到“关键词”,找到后立刻用笔画下来,要求大家“眼到手到”,然后反复练习,老师再把每一道题的满分答案拷贝给大家,让学生学习这些满分答案的套路,“同学们手里的试卷都是带‘补丁’的,我们把这些‘满分答案’剪下来贴在自己的卷子上,当作标准答案背下来。”
“思政课试卷能考100分,思政课的核心素养就是100分了吗?”谢春风说,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理解能力都达到更高的水平,再加上青春期的逆反,如果教师不能用真理说服他,不能用情感去感染他,思政课完全不能入脑入心。
思政课怎么去考核?这是摆在所有教育人面前的一个挑战。
教育一线的尝试从来没有间断。
“我们也在进行大胆的创新,去克服应试的痕迹,不是在课堂里单纯地讲理论、讲考点、背答案。而是把政治理论和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真实的、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方向成长。”崔楚民校长说,比如,讲中学生要树立怎样的理想和梦想,学校就带着学生走进北大红楼,带他们亲身去感受100年前的青年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而奋斗的。
“实践证明,这样的思政课学生是非常喜欢的,也是深受教育的。”崔楚民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北京多个区县的多所学校后发现,继打破了教室的围墙后,思政课正在打破学校围墙,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拉起了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思政课“行走”起来了。
高碑店村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的千年古村。最近一段时间,朝阳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评价中心教师张爱玲已经连续几次走进这个村子。
今年年初,朝阳区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动了“大思政课”社会资源课程化开发工作。在高碑店村,协同创新中心以农村城市化进程为主题,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课程化开发,张爱玲便参与其中。
老师们在村子里走着、观察着、讨论着、思考着。
“这个千年古村还是北京市的最美乡村,有悠久的历史文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转型也比较成功。”张爱玲说。
老师们按照课程的模式进行了课程化的设计。在授课时,老师不进行“导游式”的表面化叙述,而是将该村的现有资源与京杭运河、漕运文化、朝阳区的发展、京城水系等内容融合起来,学生在现场学习时不仅仅了解高碑店村的历史和现状,而且也了解与该村相关的区域历史文化。
“这种授课方式,将思政课从教室内搬到了现场中,授课内容比较丰富,授课形式比较灵活,将课程要求、实景实物、历史文化等用故事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张爱玲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当思政课与最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时,教育变成了打动人心的过程,很多以前需要通过说教“告诉”学生的结论,现在成了学生“悟出”的道理。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团委书记郭相宜对考古学专业硕士党支部书记拿出的一张照片印象极为深刻,那位支书在新疆的工地上拍了一张照片,上面写着“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民族团结”。郭相宜介绍,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组织学生暑假在甘肃、新疆、江西、辽宁、山西等多个考古发掘基地,开展了田野考古实践。“在田野考古的生动场景中,能够更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郭相宜说。
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开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启动多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活动,推出了大中小学思政大讲堂、科技小院挂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进一步探索何为一体化、如何一体化,以教研质量提升赋能一体化建设,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破解难点问题,强师育人。
“不久前,我陪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领导到长三角地区考察学习。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同行也在探讨思政课教学问题,最后大家都集中在一个点上,就是思政课怎么能转化为学生成长的智慧和力量。”谢春风说。
调研在继续,改革在路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