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冬等成昆项目青年在小相岭隧道施工现场。中铁隧道局供图
刚刚通车的新成昆铁路沿线地质复杂,跨越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金沙江,穿越峨眉山、大小凉山和横断山,修建难度极大。新老成昆线遥相对应,却一脉相承,凝聚着几代人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和奋斗。
——————————
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是新成昆铁路迎来的首个春运。
关于这条绵延915公里的“钢铁巨龙”,在中铁隧道局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项目工程部副部长郑冬冬看来,有两个日子值得永远铭记:
2022年6月21日,历经2200余天艰苦奋战,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隧道——小相岭隧道胜利贯通,标志着新成昆铁路的主体施工工程已经完成。
2022年12月26日,历时12年,全线投资552亿元的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项目——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新老成昆铁路并驾齐驱,接续半个世纪的传奇。
啃下“硬骨头”小相岭隧道
新成昆铁路是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60公里的客货共线铁路,通车后,从成都到昆明的列车运行时间由从前的19个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左右,为西南地区的人员、物流往来构建起铁路运输的大动脉,也将帮助沿线大凉山区的百姓走上致富快车道。
“新成昆的桥隧比约67.9%,而小相岭隧道是全线地质结构最复杂的区域。”郑冬冬记得,2016年他和400多名同事第一次来到这里,“刚开始来只是说修隧道,说20多公里,没有想到这个地质会这么复杂。我们在监测水量的时候,人站在水里面可以把人冲走,站不好就给冲翻了,躺在那里,然后再起来”。
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和喜德县境内,全长21.775公里,是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小相岭隧道所处的地方是横断山的高山区域,崇山峻岭、沟壑纵横,被称为“地质博物馆”,是成昆铁路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从勘探、设计到挖掘,整个隧道施工用了6年多。
在小相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水害问题是最大的“拦路虎”,施工中遇到岩溶暗河,涌水量累计已超过两亿立方米,相当于15个西湖的水量。
2021年6月,项目驻地所在的喜德县和越西县相继进入汛期,连续多天的暴雨致使项目进口工区施工便道和外出乡村主干道多处被冲毁,弃渣场、输电线路出现不同程度破坏,交通陷入瘫痪,项目施工物资无法运输进场,洞内被迫停止施工。为解决暴雨带来的问题,成昆团支部积极响应项目号召,组织团员青年成立青年突击队,分工区制订了尽快恢复施工生产和解决项目员工吃水问题的方案,兵分三路,全面出击,连续作战两天两夜,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暴雨引发的灾情,项目施工恢复正常生产。
施工6年多,小相岭隧道共发生大的涌水3次,大的变形100多次。郑冬冬记得,2018年10月7日夜里,小相岭隧道二号斜井出现涌水,一条水龙迸发而出,隧道顿时一片汪洋。更危急的是,当时小相岭隧道出口平导小里程掌子面正值拱顶塌腔治理施工的关键时刻,大量物资和设备依旧存留在隧道里。
那些抢险的日子,郑冬冬每天近10个小时泡在齐腰深的水里指挥协调、搬运物资设备,回到宿舍双手双脚泡得发白肿胀,大家都心疼地劝他歇一歇,这位朴实的河南汉子只会说:“这都不算啥,老成昆比这艰苦多了。”
跨越半个世纪隧道人的代代接力
半个多世纪前,30多万名建设者在崇山峻岭间修建起了全长1096公里、被称为“人类征服自然奇迹”的成昆铁路,也留下了铁路史上浓墨重彩的“成昆精神”,成为新成昆建设的底气。
1964年老成昆沙木拉达隧道动工的那年,郑冬冬的爷爷27岁,1970年7月成昆铁路贯通。6年多来,他和老一辈中铁隧道人用生命打通了6383米的老成昆铁路最长隧道——沙木拉达隧道,在大凉山的崇山峻岭中,用鲜血和生命构筑了一部关于奇迹的神话。
第一次到新成昆项目那年,郑冬冬25岁。从“沙木拉达”到“小相岭”,作为老成昆建设者的后代,郑冬冬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离爷爷常说的“战场”如此接近。
“沙木拉达”在彝语中的意思是“开满索玛花的山谷”。沙木拉达隧道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隧道,也是老成昆铁路的最高点。那时要进山修隧道,不要说公路,连条像样的人走的路都没有。那时也几乎没有什么机械化设备,隧道施工全靠建设者们用大锤、钢钎一点点凿孔爆破,每天24小时施工,一天下来也只能掘进不到一米。在工程建设最艰难的时候,郑冬冬时常会想起爷爷对自己讲过的那些往事。
50年,一条铁路,一趟趟列车,串起村寨,联通世界,拉动发展。今天,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冕山镇外,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和老成昆铁路对望。新老成昆线的交汇凝聚了两代隧道人的奋斗接力,随着岁月延续的,不仅仅是近4倍的隧道长度,还有一样的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一样的战山斗水、无畏无悔的血脉精神。
“我做到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50多年前,我们很多人的父亲、爷爷参与了老成昆铁路难度最大的沙木拉达隧道建设,把天堑变成通途。今天,我们接过前辈的旗帜,承担起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重任,我们将在建设新成昆铁路的征途中放飞青春梦想,不负芳华。”2018年1月8日,成昆铁路施工正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郑冬冬和20多位年轻的建设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青年一代不忘初心、不负重托,用脚踏实地的奋斗来为铁路事业作贡献的决心。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脱贫攻坚,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特意提到:“他们的来信,让我感受到了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和忠诚,读了很是欣慰。”同年5月4日,郑冬冬受邀参加了中国中铁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青年大学习”主题活动暨庆五四表彰视频会。电视播出的第一时间,爷爷就给郑冬冬打来了电话:“我为你感到骄傲!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你们那看看。毕竟这是咱们爷孙俩共同的战场!”
2017年3月20日,爷爷的愿望得以实现。中铁隧道局举办“重返沙木拉达”活动,郑冬冬终于有机会陪伴爷爷一起回到了半个世纪前曾奋战过的老成昆建设遗址,一起祭奠牺牲在这里的老成昆铁路建设者们。
2022年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85岁高龄的爷爷实现了第二个心愿。
“从项目开工到竣工,我没有一天假期,24小时待命。危急的时刻,太多;艰难的时候,太多。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坚守建设一线,因为我们必须完成任务。”作为“铁三代”,郑冬冬从骨子里继承了父辈人那股不服输、不怕苦的韧劲儿,“不要急于出成绩,埋下头来干工作”。
在大凉山这方热土上,郑冬冬奋战了将近7年。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郑冬冬的妻子周海瑞从城市来到了大凉山,这对90后小两口的孩子也是在修建小相岭隧道期间出生的,郑冬冬特意给孩子取名“郑志成”,意为“志在成昆”。
“小相岭隧道建好了,成昆线通车了,我做到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尽管在大山深处修铁路的生活很艰辛,但郑冬冬说,作为一个“铁三代”,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和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也会支持自己的儿子做个“铁四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 通讯员 包晓麟 张尧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