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国际 >>  正文

一边高喊气候合作 一边追加汽车关税 欧盟勿贪一时之利 迟滞中欧绿色合作

发稿时间:2024-06-21 06:1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悦 蒋天 中国青年网

  2023年5月30日,法国杜夫兰,法国能源转型部部长吕纳谢(左二)、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长勒梅尔(右一)参观汽车电池制造公司新生产线。他们对欧洲推动绿色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犹豫不决。视觉中国供图

  视觉中国供图

  6月18日,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共同主持对话。中方在对话中明确指出,电动汽车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志性产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典型的保护主义,不利于欧盟绿色转型,有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大局。希望欧方增强环境气候和经贸领域对华合作政策的一致性,避免因为经贸摩擦迟滞绿色转型进程,避免设置绿色壁垒干扰正常经贸合作。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方案将自7月4日起实施。欧盟中国商会随后表示,该措施一旦实施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欧盟拟加征的17.4%到38.1%的临时关税区间意味着“严峻的市场准入障碍”。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处于引领位置

  “中国坚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有目共睹,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丁薛祥在此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中指出,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教授查道炯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预测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在于为人类的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中欧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在推动环境与气候领域的合作。2020年9月,中德欧领导人在视频会晤中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为中欧环境气候合作添加了新动力。此后,中欧双方在2021年2月、2021年9月、2022年7月、2023年7月相继4次举行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就中欧气候政策、绿色合作、全球气候合作等议题展开交流。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问题上,中国处于引领的位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多年来,中国一如既往地支持和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坚持《巴黎协定》的目标、原则和政策导向,实现了由参与者到引领者的积极转变。中欧近年来在气候治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良好合作,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也有较强带动作用。

  中欧释放绿色合作积极信号

  在6月18日举行的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丁薛祥表示,“中欧双方在绿色转型中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在刘英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有关中欧绿色合作的积极信号。

  “从中欧合作历史与未来看,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会比较短暂,未来仍需加强合作,而非完全陷入贸易摩擦困境。”刘英分析说,“中国和欧洲在绿色发展议程上拥有共同目标,在经贸、环境、数字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前景,只是目前发展路径并不完全一致。”

  事实上,中欧并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也没有地缘战略矛盾,中欧虽在经贸领域存在分歧,但市场优势互补也很明显。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根据欧盟委员会2019年12月公布的《欧洲绿色协议》,欧盟先后提出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5%、2035年起禁售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等目标。如果欧盟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可能会破坏其2035年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车的计划,因为仅靠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根本无法满足欧盟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另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去年欧盟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94亿欧元的汽车。这是从中国进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价值的两倍。按价值计算,中国是欧盟汽车出口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若是中国对欧盟加征汽车关税行为采取对等反制措施,那么,欧盟汽车业的损失只会更大。

  “在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中,绿色转型具有正义性,但与此同时,转型不可避免地涉及在全球产品链和产业链层面上的利益磨合。”查道炯表示,围绕欧盟所宣布的对原产地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措施,人们必须看到,“欧洲和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相互交叉的程度高,并不是一般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哪一方占据了另一方的市场。”

  查道炯进一步指出,“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普及,有利于为低碳产品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提供经济和社会大众参与绿色转型的支撑。”

  应避免设置绿色壁垒干扰正常合作

  中欧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增加中欧关系的确定性,是需要双方相向而行,对话探讨的重要命题。

  在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上,中方强调,希望欧方增强环境气候和经贸领域对华合作政策的一致性,避免因为经贸摩擦迟滞绿色转型进程,避免设置绿色壁垒干扰正常经贸合作。双方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欧盟至关重要。”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谢夫乔维奇表示,欧方赞赏中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举措和明显成效,愿同中方深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领域合作,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引领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欧方重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愿同中方通过对话妥善处理分歧。

  对此,查道炯分析说,“维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定发展,才应该是双方谈判的基本指引。”

  “中欧应加强对话和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和误解。” 刘英说,立足未来,欧洲应加快提升战略自主性,加强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因为只有消除分歧,才能携手解决当前的全球治理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记者 蒋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欧盟勿贪一时之利 迟滞中欧绿色合作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