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国际 >>  正文

总统猝逝搅动政局 伊朗能否躲过“硬着陆”

发稿时间:2024-05-24 06: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5月21日,伊朗大不里士市,伊朗民众参加已故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及其随行人员的葬礼,抚摸莱希及其随行人员的灵柩。视觉中国供图

  5月23日,伊朗总统莱希的遗体被运抵其家乡、伊朗东北部城市马什哈德,并在葬礼结束后被安葬在这座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城。5月19日,莱希等人所乘直升机在伊朗西北部山区“硬着陆”,机上包括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内的随行人员全部遇难。5月20日,伊朗政府宣布举行为期5天的全国哀悼,并确定将在6月28日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推选莱希的继任者。

  尽管伊朗坚称政府运行不会受到干扰,但伊朗事实上已进入政治调整新周期。5月11日,在4年1届的议会选举中,伊朗保守派拿下290个席位中的245个,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莱希意外罹难使原定于明年举行的总统选举被迫提前。政治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伊朗政坛短期内可能会因权力更迭面临不确定性,但出现失序“硬着陆”的可能性较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伊朗的最高决策者是最高领袖而非总统,伊朗内政外交的原则性方针不会因总统离世发生太大变化。

  事故原因仍有待官方调查

  63岁的莱希是伊朗国内强硬派和保守派的代表,也是仅次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伊朗“二号人物”。5月19日坠机事故发生时,莱希一行正从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霍达阿法林县前往东阿塞拜疆省省会大不里士,失事地点在距离大不里士约100公里的瓦尔扎坎山区。这是伊朗历史上首次发生总统乘坐直升机失事的事故。

  伊朗官方称,因山区天气恶劣、大雾弥漫,总统乘坐的直升机发生“硬着陆”,即以很快的垂直速率重重落在地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革命卫队司令称,他们在5月19日晚接收到发生事故的直升机信号和一名机组人员的手机信号后,确认坠机位置。5月21日,伊朗总统办公室负责人侯赛因透露,在救援人员找到遇难者遗体时,判断出他们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死亡。目前,事故原因和具体细节仍待进一步确认,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5月20日在报道中将事故归咎于“技术故障”。

  综合多方报道,莱希所乘直升机型号被认定为是美制贝尔-212型,系20世纪70年代由巴列维王朝通过商业途径从意大利购入。“这种老式型号直升机缺乏雷达、地形测绘和夜视摄像头等先进设备。”美军退役空军上校塞德里克·莱顿指出,这也是莱希所乘直升机发生事故后信号传送缺失的原因。伊朗前外长扎里夫则称,是因为过去多年来美国对伊朗航空业实施制裁,致使伊朗很难采购进口飞机的零部件,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考虑到事故发生正值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之际,加之伊朗与美国、以色列之间关系微妙,莱希所乘直升机失事是否与美以有关引发国际舆论广泛讨论。美以坚称伊朗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胡塞武装等组织的主要支持者。4月,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引发伊以两国陷入报复循环。不过,截至目前,美以均表态与莱希坠机事故无关。对于当天3架直升机中只有莱希所乘坐的直升机失事,民航业资深评论员张仲麟认为,“这可能只是巧合”。王晋也表示,具体原因仍需要等待伊朗的官方调查。

  最高领袖继承人选充满不确定性

  5月21日至23日,莱希的遗体告别仪式先后在坠机事故发生地大不里士、什叶派圣城库姆、首都德黑兰和莱希的家乡马什哈德举行。莱希是继伊朗前最高领袖霍梅尼、2020年遭美军空袭身亡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苏莱曼尼之后,第三位享有多场丧礼待遇的伊朗人。

  5月20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为莱希遇难进行为期5天的公共哀悼后,德黑兰师范大学波斯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留学生宋雅雯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来的画面显示,德黑兰街道两边挂起连排黑色旗帜,张贴着莱希等遇难者的画像。宋雅雯介绍,哀悼日期间,学校放假,街道上的行人很少,德黑兰大多数商铺都关门停业。另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5月22日报道,在为莱希总统举行告别仪式的城市中,有数万伊朗民众走上街头进行悼念。

  伊朗原计划于2025年举行大选。根据伊朗宪法规定,在现任总统去世或身患重病的情况下,经最高领袖批准,由第一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伊朗官方媒体5月20日报道,哈梅内伊当天已任命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担任临时总统。另经伊朗内阁批准,伊朗副外长阿里·巴盖里出任代理外长。然而,面对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首次出现在任总统突然离世的“非常状态”,谁将成为下一任伊朗总统甚至最高领袖的继承人选,备受关注。

  近年来,现年85岁的哈梅内伊多次被传健康状况恶化,曾就读于库姆宗教神学院的莱希作为哈梅内伊的门生,原本被视为其“潜在接班人”。自1979年以来伊朗只发生过一次最高领袖的人选“更替”,即1989年霍梅尼去世后由时任伊朗总统的哈梅内伊接任,因此伊朗总统也一直被视为最高领袖继承人选。对此,王晋解读说,莱希的突然离世对伊朗来说是一场不小的政治动荡。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进一步分析说,鉴于新总统选举事关谁有希望成为最高领袖继承人,伊朗高层“对总统候选人资格、政策倾向等方面的审查可能会更严格”。

  根据最新确定的选举时间表,伊朗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进行总统候选人登记,6月12日至27日进行竞选活动。目前进入讨论视野的总统接任者人选主要有代理总统职务的穆赫贝尔和现任议会议长卡利巴夫。前者曾任“塞塔德基金会”领导人长达14年,负责与哈梅内伊有关的投资基金,涉及能源、电信和金融等经济领域,还主导推出了伊朗首个国产新冠疫苗项目;后者曾担任伊斯兰革命卫队将军,在2005年、2013年和2017年3次参与总统竞选。两人均与哈梅内伊关系密切,但都缺少神职背景,这也让最高领袖继承人的较量充满不确定性。

  多方分析认为,伊朗议会选举结果显示出伊朗已开启强硬保守派全面掌权的时代,总统和最高领袖人选仍将来自这一阵营。不过,王晋指出,未来一段时间,伊朗政坛仍有可能出现不同派别之间的相互博弈,随之可能会出现新的面孔。

  中伊关系仍会延续稳定趋势

  莱希总统坠机事故发生后,多国领导人、政府和国际组织对莱希等人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土耳其、巴基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等国宣布举行为期1-3天不等的全国哀悼。5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在举行会议前,全体起立为遇难者默哀一分钟。中方则在唁电中表示,莱希的不幸遇难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回顾莱希2021年就任伊朗总统以来的执政表现,王晋用了“务实”二字来评价。

  内政方面,自2018年美国重启对伊制裁后,伊朗深陷经济发展困境,加之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伊朗国内通胀高企、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严重。为纾解经济危机,莱希严厉打击贪腐,主张推行进口替代的“抵抗型经济”,初步形成了自力更生的体系结构,但经济状况并没有本质好转,伊朗货币里亚尔也持续贬值。同时,莱希加强了对女性“着装规范”的管理,社会政策趋向保守。2022年9月,22岁的伊朗女性阿米尼因未遵循严格的头巾佩戴要求,遭伊朗“道德警察”逮捕并在拘留期间死亡,引发席卷伊朗全国的抗议活动。

  相比之下,莱希政府的外交突破更加可圈可点。在“向东看”战略指引下,伊朗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联系,先后加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同时积极改善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2023年3月,在断交7年后,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中国斡旋下在北京实现复交。在此次坠机事故发生当天,莱希还与亲以色列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起参加了霍达阿法林县的水库大坝落成仪式。美国《纽约时报》5月18日报道称,美伊高级官员近日通过中间人在阿曼进行了秘密会谈。在坠机事故中遇难的阿卜杜拉希扬外长,正是美伊秘密会谈的伊方负责人。阿卜杜拉希扬还曾在今年4月表示,伊方正在研究恢复伊核谈判的方法。

  作为地区性大国,伊朗国内发生重大政治变动,会否影响当前业已恶化的中东局势?对此,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指出,伊朗国内各部门的精力和注意力,在未来半年都会集中在本国,可能没有更多精力应对外部事务。王晋也持相似观点,认为不论是巴以问题还是伊核问题,伊方立场不会因为莱希离世而改变。

  “长期来看,伊朗和中国、俄罗斯,以及其他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仍会延续稳定趋势。”王晋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伊朗追求和国际社会的绝大部分国家保持良好交流,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继续不断巩固和发展。

  本报北京5月2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蒋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总统猝逝搅动政局 伊朗能否躲过“硬着陆”
责任编辑:张毅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