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法治 >> 正文

警惕“语擦”服务伤及未成年人

发稿时间:2024-05-24 07:06:00 作者:樊悦池 来源: 检察日报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虚拟恋爱现象——“语擦”,正逐渐走进年轻人的视野,引发广泛关注。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语擦”师竟然在聊天深入后借机向对方索要钱财,导致用户财产损失。此外,这种方式还涉及色情、缺乏未成年人监管与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据5月22日光明网)。

  “语擦”,又称“语c”,全称是语言cosplay,即客户与他人扮演的二次元角色或三次元偶像在线上交流,沉浸在虚构的情景中进行对话、动作与剧情描写或恋爱。扮演角色的人被称为“语擦”师,在几年前大多“为爱发电”,无偿投入时间、精力来扮演角色,陪有相关需求的客户聊天。但随着行业兴起,有偿的“语擦”服务越来越普遍。

  为了获得一些虚拟的情感联系和陪伴,通过付费让“语擦”师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陪自己交流,一方付出时间精力获得收益,一方付出金钱获得“情绪价值”,本是互惠互利的交易,但一些“语擦”师却别有所图,利用客户对其产生的心理依赖,在聊天中找理由向客户讨要大额钱财,甚至为了吸引或者留住顾客,用比较露骨的色情语言聊天。此类行为涉嫌违法,如诈骗金额较大还可能构成犯罪。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语擦”的对象实际上是未成年人,他们身心发育并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沉迷于“语擦”师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被其话术所蒙蔽,进而被骗取钱财。而未成年人大多从社交平台看到“语擦”师发布的信息,然后双方私下联系,或者通过专业提供“语擦”服务的平台认识“语擦”师,但转账等也不通过平台,而是私下交易。一对一的私人联系,导致未成年人遭受经济损失后维权较为困难。此外,发现带给自己“情绪价值”的“语擦”师竟然是为了骗钱,不仅会使未成年人遭受经济损失,还会使其心灵受到伤害,可能破坏未成年人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及对自我的认识。同时,从喜爱角色口中说出的色情语言更能让未成年人相信,可能会扭曲未成年人对性的认知,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首先需要消除监管盲区。再隐蔽的角落,也不应该是监管的空白境地。监管部门要关注上述问题的严重后果,加强监管,保护“语擦”服务中相关主体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发现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及时删除、保存证据,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司法机关要依法严惩涉及诈骗、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对于学校来说,则需充分重视此类现象,并提前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分辨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当未成年人在虚拟世界遇到问题时,家长应及时介入解决,防止孩子误入歧途,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擦”服务作为近年来的新生现象,其涉及的人群多是年轻人。实践中,对其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从业条件、收费方式、未成年人提示等内容往往表意模糊。但既然涉及广大未成年人权益,相关的行业规则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表达。因此,尽快消除这个领域中的“灰色地带”,似乎显得尤为必要。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