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档案君 > 右侧要闻 >>  正文

档案君|人民英雄纪念碑

发稿时间:2018-09-29 12: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档案君

  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前一天。

  傍晚,天安门广场上,一场隆重而简朴的奠基典礼即将举行。

  说隆重,是因为参会的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毛泽东、宋庆龄、朱德、刘伯承、贺龙、粟裕……

  他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而来。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来到天安门广场

  说简单,是因为这场典礼没有什么布置,代表们站着就把事情办了。

1949年9月30日傍晚,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现场

  主持奠基典礼的周恩来首先致辞:“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随后,现场所有代表向人民英雄脱帽默哀。接着,毛泽东宣读了他亲自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点击收听毛泽东原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至今聆听,依然荡气回肠。

  这段文字,后来由周恩来手书,被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1949年9月30日傍晚,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毛泽东、朱德、贺龙、粟裕、刘伯承先后挥锹奠基

  见仁见智见初心

  跟设计国旗、国徽一样,中国共产党照例面向全国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海外华侨闻讯也积极响应,侨领陈嘉庚先生特意组织华侨绘制图纸、制作水泥柱头模型,寄回国内参选。

  吴良镛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50年底自美国留学归国,1951年初随老师梁思成先生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据吴良镛先生撰文回忆,在纪念碑建造初期,各方面专家、设计者们进行了坦诚开放的争鸣。

  通过竞赛,梁思成的设计方案得到采用。虽然设计竞赛已经定案,但是在1951年初的一次设计工作会上仍旧是众说纷纭。雕塑家们希望以雕塑为主,在碑前或碑顶作群雕,或碑身就是雕塑。梁思成则认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应是一座“碑”,要来承载文字。

  1951年国庆时,另有一个设计方案模型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底下一个红墙台座,有三个门洞,台上立碑。梁思成见后非常着急,写了一封信给时任北京市长彭真,详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意图,明确表示反对该方案。后来再次确定,使用梁思成的方案。

1951年8月,梁思成致彭真的信(局部)

 

  直到1952年8月1日,纪念碑工程终于正式开工。

  “纪念碑造型仅仅是个半成品,有待子孙后代去完成!”2014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小组成员解长贺老人接受《中国档案报》采访时道出了这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原来直到工程开工后,仍有不少人提出修改意见,主要集中在碑顶造型上。有人主张碑顶应塑群像,有人主张应突出民族形式。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顶设计方案模型

  为了进一步吸收各方面意见,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于1953年10月举办了修正方案的公开展览,后根据各方意见,又作了一些修改,碑顶仍为四角攒尖宝顶造型。

1953年10月后,纪念碑再次修改的设计方案正面图

  直到1955年,关于碑顶形式的意见仍未能统一。最后有人提议:既然碑顶的形式不好统一,就不要宝顶了。孙中山先生不是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吗?那就让后辈子孙去完善碑顶的造型吧!

  “这样,纪念碑的碑顶上就没有安装宝顶,留下了一个约两米见方的平台,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解长贺说,“现在看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造型是个未完成的杰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 摄

  同心同德求大同

  对于第一个国家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党中央高度重视,设计者、参与者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毛泽东为纪念碑题写了两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字。他叮嘱工作人员:多请专家们提意见,问问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从中选取单个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好,还可以重写。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这段记述中感受到“挥斥方遒”的毛泽东在对待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是多么恭肃与谦敬。

  多年后忆及此事,解长贺用“出人意料”来形容——北京市政府领导将毛泽东两幅手书交“兴建委员会”并转交给设计组时,设计组成员欣喜万分。后来,选字、放大等一系列工作,就由解长贺负责。

  选哪一幅?解长贺拿不定主意。征求大家意见,也是众说纷纭。后经多种考虑,他们选了其中一幅字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部分,和另一幅的落款签名和时间部分,组成了第三方案。解长贺专门将这幅重新组合的题字用笔双钩下来留念。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字“双钩图”

  如今有些史料和媒体说毛泽东同志写了三幅字,其实是误解。通过解长贺及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原副主任贾英廷等人的回忆文章,以及下列收据,可以清楚看出,毛泽东同志写了两幅字。

这张1960年5月的收据中写明:毛主席亲笔题字二张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汉白玉浮雕,按照历史顺序依次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

  浮雕共刻有170多个人物形象,连环画般概括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史。

  为了让浮雕人物形象逼真,每个人物都是先做泥塑人体,然后再穿衣服。泥塑人体并非艺术家们按照想象去塑造的,而是有真人模特做参照。工作人员当时会去雇佣真人模特——要塑农民,就找农民来当模特;要塑解放军,就真找解放军战士来,而且还要穿真军装,拿真枪。

做泥塑人体所参照的模特儿

  参与到纪念碑工程中的人无一不尽心竭力,认真严谨。

  这是一个民族敬重人民、敬重英雄的共鸣。

  爱民为民民为贵

  浮雕定稿前,兴建委员会曾停工三天,组织了十万人到广场上观摩提意见,然后集中意见加以修改。

  实际上,“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名称,也是参考了群众的意见。纪念碑最初的名称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读者可以回看前文“毛主席亲笔题字二张”的收据,上面的公章正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办事处”。

  1953年10月,有6位人民解放军坦克兵建议,纪念碑纪念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各时期的人民英雄,应该把“首都”两个字去掉。

  在最初设计的浮雕画面上,还曾出现洪秀全、林则徐等知名人物,甚至还包括一些当时仍然健在的领袖人物。后来经过考虑,决定以“表现群体,不表现个体”的原则来创作。

  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最终,人民英雄纪念碑在1958年4月22日建成。

  浮雕之一:抗日游击战争。注意浮雕右下方的生动细节:一位农民正从树洞里掏出手榴弹放在担箕中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国庆勿忘祭先烈,这是中国人的温情与担当。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目前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级《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有限,许多先烈没有留下姓名。我国国内现有烈士墓98.9万余座,烈士纪念堂馆、碑亭、塔祠、塑像、骨灰堂等纪念设施2.9万余处。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我国还有170多处烈士纪念设施。

  不忘初心、服务人民,是今人永恒的信念和不变的执着,也是对先辈英雄们最好的告慰。

  (整理:档案君)

  本文档案资料参考自《光明日报》《中国档案报》《建筑学报》《新京报》《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中央档案馆、新华网

责任编辑:墨北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