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 陈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一点资讯两会联合报道 北京3月10日电 (人民政协网记者 谢颖)“国家图书馆每年到馆读者大约为四五百万,但是通过互联网获得国家图书馆服务的读者,去年已达到14.5亿人次,真正是‘全国人民的图书馆’了!”提到“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非常兴奋。“有人问我,现在互联网发展这么快,对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是不是有冲击。我说,正相反,‘互联网+’是为公共文化服务插上了翅膀,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果。我们现在是‘服务越来越好,见面越来越少’。”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惠民真正来到了老百姓身边。比如国家图书馆的“掌上国图”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涵盖了手机门户、短彩信、移动应用程序、移动阅读平台等业务。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就能获得一个随身的图书馆,享受数以万计的电子图书,以及讲座、期刊和其他丰富的馆藏文化资源。而在内蒙古,“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在通讯不便的广大牧区因地制宜建立“数字加油站”,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为牧民提供24小时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偏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就这样被打通。
陈力委员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难点在基层和乡村。在传统模式下,要把大量文化服务送到基层难度很大。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移动互联网和公共文化服务结合在一起,会给贫困地区带来丰富的文化产品,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社会,数字文化服务成为文化惠民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不过,‘互联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是简单地把文化产品和资源放在互联网上传播。‘互联网+’不只是技术手段,更是使传统文化服务的组织形态和业务内容都发生了改变。应当充分考虑互联网自身的特点,以及互联网时代受众的接收习惯,从意识、观念、方法等方面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改造。”陈力指出,“互联网+”不是一厢情愿,公共文化服务要深入运用互联网思维,提供适应时代、适应受众需要的服务和产品。“比如,根据用户的搜索查询习惯,在页面上推荐相关的服务。在这方面,我们要多向互联网企业学习,重视用户使用体验,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陈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