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提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构的中国方案

发稿时间:2019-10-26 08:2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 杨月)当坚硬冰冷的钢筋混凝土、高楼林立的商圈社区、车流飞驰的高速交通与“儿童友好”相遇,任何刚强的城市建筑与空间都会变得柔软起来。中国城市如何实现“儿童友好”赋能、彰显未来价值——“儿童友好 中国实践”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分论坛从实践层面给出了中国方案。

  近日,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办了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儿童友好 中国实践”分论坛。国际组织、地方政府、儿童机构、规划设计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界专家,围绕国际儿童友好城市的中国特色实践、推动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科学规划与实施建议、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生态创建与机制创新、中国儿童发展的成长需求与城市管理等议题展开了精彩分享与研讨。近200位嘉宾、代表共同为儿童友好赋能城市建言献策。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指出儿童的福祉是健康人居、民主社会和良好管理的终极指标,儿童权利、儿童诉求应被纳入城市和社区公共空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在主持“主题分享”环节时也提到,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在城市环境中的脆弱性,要求人们在规划建设城市时对其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关注。

  作为主题分享嘉宾,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卫生处处长Anuradha Narayan、中国儿童中心事业发展部负责人宗丽娜以及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吴晓莉,分别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国家关注与实施路径、联合国儿基会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主张与实践、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生态建构与中国儿童中心的理念及践行,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建构等维度,从理念友好、政策友好、策略友好、服务友好、环境友好与空间友好等视角切入,分享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中国特色实践经验。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作主题分享。中国儿童中心供图

  有前瞻理念也有落地实践,有艰辛过程也有可喜成果。分论坛上,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卫生处处长Anuradha Narayan、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与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慧芳联合发布了《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中文版)。专家们表示,在这本手册的指导下,相信会有更多城市规划建设者与儿童工作者更加明确如何从建设目标、原则与标准等方面实现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化落地。

  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的本土化而言,这既是中国实践的一次相互碰撞,也是中国经验的一次相互借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在高端对话的尾声提到,儿童事业不仅是儿童工作者或女性的职责,而且应该有更多人尤其是男性,关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与适宜儿童的公共空间塑造与设施建设。此外,他还谈到城市高层建筑对儿童成长与发展的不利影响,认为高楼影响了儿童自由地游戏、活动,城市规划者与建设者应注重这方面问题的解决。

  如何关注?如何参与?如何建构?中国儿童中心党委委员、学前教育部部长杨彩霞,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副秘书长鹿勤联合发布《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倡议书》。从倡导儿童友好的发展理念、制定儿童友好的公共政策、配置儿童友好的服务资源、建设儿童友好的城市空间、构建儿童友好的参与机制、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六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式提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构的中国方案。与会专家认为,城市的建设需要稳固的地基,需要坚硬的钢筋混凝土,更需要柔软的内核为城市赋予温润与鲜活,“儿童友好”就是这份柔软的力量所在。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