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长沙10月12日电(记者 叶婉莹)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浏阳河》传唱大江南北,而作为湖南“母亲河”湘江一级支流的浏阳河也因其逶迤秀美而闻名于外。
“浏”,水深清澈之意。然而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浏阳河水环境曾一度恶化,曾出现五类或劣五类水质,河水浑浊,河中不见鱼虾。
“河水黄得很,里面还有垃圾,闻着都有味儿。”浏阳市官渡镇村民张杜兴说起前几年的浏阳河,不禁皱起了眉头。在他的印象里,以前的浏阳河是脏乱的,附近村民也大多不愿意到河边来。
浏阳河。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摄
2017年,长沙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河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体系,从大江大河到小微水体,确保所有水体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
而浏阳河则成为湖南省内唯一一条没有跨市却由省级领导担任河长的河流。除此之外,1名市级河长、5名县级河长、30名乡级河长、102名村级河长和众多的民间河长,为浏阳河水域治理构筑了严密的管护网络。
治水先治污,把污染“截”在岸上,才能把清澈带到水里。
在长沙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该村“截污”的“法宝”。在“三级沉淀+人工湿地”的四级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下,化粪池、隔油池等实现了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
长沙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三格式化粪池。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摄
“经过处理后流出来的水都能达到农业灌溉标准,再也没有脏水流出来了。”竹联村党总支书记吴敬芳感慨地说道,“以前村子里都是臭水沟、荒地,现在环境也好了,咱们村民还利用水渠里的水发展了400多亩的蔬菜种植,每亩能收入一两万元呢!”
此外,村上已经实现了雨污分流,将池塘排水口、雨水排放口、生活污水排放口进行分类编号、分类建档和分类管理。
吴敬芳说,他们还成立了一支由86人组成的水体管护志愿者队伍,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活动。
而在离竹联村不远的达浒镇书香村,距离浏阳河流域500-1000米范围内的畜牧养殖则全部退出。村内家禽一律实行圈养,垃圾收集转运和“厕所革命”等多措并举,全面切断污染源、把好源头关。
清理乱建、乱堆、乱占、乱采的“清四乱”工作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又一重要环节。
长沙浏阳市官渡镇“河长制”主题广场上的宣传栏。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摄
自河长制开展以来,仅浏阳河官桥段就取缔了5家非法采砂场,并进行复垦复绿。其中年鱼口砂场原址上还建起了浏阳首个以“河长制”为主题的广场,在向村民宣传河长制、保护母亲河的同时为其提供了休闲娱乐好去处。
长沙市雨花区劳动路北污水提升泵站。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摄
而在长沙市雨花区劳动路,拔地而起的污水提升泵站则显得格外显眼。这些合流制泵站采用半地埋式建设方式,污水由南向北进入泵站,通过压力管提升至污水处理厂,在防治水污染的同时不断优化设计,提升绿化,与“社区公园”功能相结合。
圭塘河是浏阳河汇入湘江前的最后一条支流,也是长沙市中心城区最长的城市内河。在这里,因生活污水等导致的水质恶化问题同样存在。
“以前这里河水污染很严重,市民都不愿意来,经过治理后,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很多居民也都愿意来这里散步、玩耍。”在圭塘河二期生态景观公园,参与河流治理工作的雨花国资经营集团监事会主席邓友告诉记者,圭塘河治理期间,流域沿线累计完成了290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有效减少了周边市场、禽畜养殖等对河道的污染。
圭塘河二期生态景观公园。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摄
目前,圭塘河流域已实现沿线排口全截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水质稳定保持在Ⅲ-Ⅳ类,生态景观带也已建设完成约12公里。曾经的“臭水沟”已成为水清岸绿、游人如织的好景点。
截污、提标、监管、调水……据长沙市水利局副书记、副局长孙沅介绍,自实施河湖长制、全面落实“一河(湖)一策”以来,2018年湘江(长沙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浏阳河国控断面自2004年有历史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Ⅲ类标准。2019年1—8月,长沙市26个国、省控监测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水质明显改善。
涵养一江碧水到湘江。在河湖长制的大力作用下,浏阳河再次恢复鱼翔浅底、碧波荡漾的面貌,那一湾湾碧绿正逐渐成为长沙美丽河湖的坚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