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中国青年网西安9月18日电(见习记者 刘逸鹏 记者 綦智鹏)温度适宜的房间里,刘浩坐在皮质靠椅上,脸上仍然不停地渗出汗珠,采访到8分钟时,眼前这个直面火箭发动机组装都没有丝毫胆怯的汉子还是忍不住叫停了采访,“还是停一下,过一会儿再继续采访吧。”
此时,他蓝色的上衣已经被汗水大片大片地打湿,从靠椅上起身,椅背上的汗渍清晰可见,这是刘浩第一次接受采访。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七四一六厂固体火箭发动机装配工,“刘浩班组”组长,负责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刘浩27年的职业生涯中,没出现一件报废产品。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器是高烈性火药的集中部位,所以在整体组装过程与电测环节中危险处处存在。刘浩在工作中需要格外仔细,因为一招不慎,轻则产品报废,重则丢失生命。可在他看来,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
刘浩在工作中。田鹏 摄
1995年,从军队复员的刘浩来到了航天四院七四一六厂,带着父亲的嘱托,走上这条生产线的最后一个关卡。“父亲是第一代航天人,他始终告诉我‘保障产品质量高于一切’。”
初到岗位的刘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可他深知自己的工作是发动机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凝聚着全体人的心血,自己必须确保产品的万无一失。为了学好本领,他将工艺规程与师傅做工的全过程翻来覆去地看,该记住的部分他绝不放过。刘浩直言,“那时候压力是真的大”。
一年辛勤的付出,刘浩被提任为班组组长,而考验随即而至。
1996年的一天,刘浩如往常一般进行产品交付,为了避免影响交通,凌晨,刘浩便将产品从山里运出。
正当交付工作马上收尾时,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咱们三楼工房着火了。”电话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
顾不得多想,刘浩和组员即刻驱车返回。
浓烟从窗户飘出,散发着呛人的味道。火苗如同“毒液”般黏在厂房里,抢救尚在厂房内的产品必须争分夺秒,刘浩想也不想便一头扎进了灼热的厂房。
整整两天,所有产品才被转移到提前预备的安全区域。
时至今日,刘浩依然清晰记得全厂职工与解放军携手灭火的情景。“连当时牙牙学语的三四岁小孩,也没落下,他们的手中都提着给解放军的水。”
危急时刻,不放弃敢坚守,刘浩认为这是根植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骨子里的共同品质。
刘浩在工作岗位上。田鹏 摄
坚守,无独有偶。
“5·12汶川地震” 当天,神舟七号飞船逃逸系统发动机产品的生产进入关键环节之际。当时总装专线员工正进行逃逸发动机吊装联接,按预定计划需将产品起吊调至象限位置并放在对接车上。
突然,刘浩感觉自己仿佛踩在了棉花上,地板也发出老鼠啃食木材的声音,厂房也开始晃动起来。而产品已经吊起悬在了空中,无法立即落下,吊车也不敢轻易挪动。数据盘上各项数据全部显出红色,他知道此时孤零零挂在半空的产品命悬一线。
刘浩当机立断指挥现场操作人员冲向产品对接车,在车轮下塞入垫木阻止其继续滑行,其他人员立即找来毛毡垫在电缆座下,使发动机轻轻接触对接车,及时避免了因发动机电缆座碰撞对接车而造成的产品报废甚至爆炸的重大事故。
随后,在其他人员安全撤离的情况下,刘浩和班组成员不顾个人安危留在随时有爆炸风险的现场,三十多个夜晚的坚守,保证了神舟七号飞船按时发射。
那一年,“刘浩班组”作为公司的金牌班组扎根到了山里,主要负责生产大型产品。
产品难度增加了,刘浩不敢有丝毫松懈。“质量跟时间成正比,合格只是基本要求,我希望追求完美。”
为了让班组成员全心全意投入产品生产,刘浩率先做好表率,做不完工作就加班,晚上就住在厂区宿舍。一周一次出山的班车,刘浩从不主动回家,最长的一次,刘浩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
2012年,刘浩结束了驻扎深山的四年时光。可没有丝毫减弱的工作强度,让他依旧缺少时间陪伴家人,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靠妻子,孩子的教育刘浩很少参与。一提起家人,这个刚硬的北方汉子几度哽咽。
无数日夜的付出,换来的是过硬的技术水准,凡是由刘浩组装出厂的产品,用户代表一律实行免检政策。
刘浩没有忘记班组的其他同事,为了给他们提供自己的经验,他利用工作之余汇编了《成本工程资料汇编》班组资料手册,确保成本工作有效实施,并撰写了《改进神舟飞船逃逸系统发动机总装操作方法》《浅谈班组质量分析会和班组质量管理》等文章,直接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
此刻,刘浩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国庆阅兵做最后的保障,他负责组装的产品将会“走过”天安门,展示我国雄风。
“当咱们武器在天安门展现的时候,会让全世界知道如今的中国多么强盛。”刘浩想象着2019年国庆大阅兵,铿锵有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