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百年老矿的“绿色常青”记

发稿时间:2019-08-27 15:50:00 作者:刘尚君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 刘尚君) 时代新了,百年老矿脱去了“黑衣”穿上了“绿色外套”,越来越“生态”,越来越“精神”。

  8月20日,“与共和国共成长——新媒体走进新国企”之“能源风火轮”活动第二站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翻山越岭寻迹贺兰山深处,探访百年矿山历久弥新的“常青秘诀”。

  金子招牌 这里的煤不一样

  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由原汝箕沟煤矿、大峰煤矿、白芨沟煤矿整合组建而成。其中,“汝箕沟”的由来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9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早建立的煤矿之一。

  依托独特的地质条件,“汝箕沟”出产的太西无烟煤,在早年间便享誉中外。据介绍,这里的无烟煤,具有三低(低灰、低硫、低磷)、六高(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和高机械强度)的特点,其灰分仅8.54%、含硫仅0.3%、含磷不到0.01 %,而发热量则高达每千克7900大卡。其品质乌黑晶亮,触之不染,燃之无烟,是理想的化工原料。

太西无烟煤产区。资料图

  太西煤还是宁夏最早出口的工业产品,打开了宁夏与国际接轨的通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太西煤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一直远销西欧、东南亚。出口到德国、挪威等国的太西煤主要用途是提取活性炭净化水源;出口到美国、英国的太西煤用来冶炼航空材料。很多客商想知道这种“煤中之王”的产地,而当时国家煤炭部把其产地列为保密范畴。每次外商提到这个问题,负责销售和接待的人员都说这种煤出自“太原以西”,“太西煤”因此得名。

  这里还有被人们称为“软黄金”的罗加煤。

  “罗加”指数是表征烟煤粘结惰性添加物能力的一个煤的塑性指标。产品主要被用于测定烟煤粘结能力,确定煤炭类别、用途,指导炼焦工艺配煤,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依据。

  1976年,原汝箕沟煤矿工程师姜培林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对波兰人罗加的混沙法做了改进,用无烟煤作为惰性添加物以代替海沙,并成为国家标准。“罗加煤”实现批量生产后,成为享誉世界的大西煤中的“软黄金”。普通煤按吨卖,但是罗加煤却是以公斤卖,至今还在为企业创造着效益。

  换了“颜值” 这里的“黑矿”变“青山”

  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是全国唯一生产国家标准煤样的企业和全国第一个山坡露天煤矿。分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环保的发展理念,但由于矿区历史上私挖滥采、灭火工程等无序排弃渣石,形成约741.1公顷排渣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自2016年起,分公司上下一心,转变发展观念,投资8336万元主动实施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按照环境恢复与治理五年规划方案,分阶段、分区域、分标段全面实施环境治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矿区和谐发展同频共振。

  2017至2018年,完成上一上二、阴坡大岭湾排土场,汝箕沟矿区进出通道、大峰东外排土场等12处448.4公顷环境治理工程。

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全面进行生态治理工程。资料图

  今年,“汝箕沟”在延续治理模式的基础上,调整露天运输队投入到环境治理行列,组建两个环境治理队伍,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并对环境治理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划分为矿区边界外围、生产周边、办公生活三个区域,实施差异化治理。积极配合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飞播绿化工作,首次采用直升机空中撒播榆树籽、蒙古扁桃、冰草、松子等耐干旱植物种子9吨,覆盖矿区环境治理区域,有效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效果,新开辟绿化区域并种植旱柳2000余棵。

  据悉,分公司将在2021年底前,规划完成白芨沟矸石山等14处493.2公顷治理任务。

  精神标识 这里传颂煤矿人的“半车”故事

  建矿初期,矿区生活生产条件极为艰苦。“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煤炭工人下了山,黄狗撵出半截子滩”等顺口溜,都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王学珍是原汝箕沟煤矿退休老职工,身材魁伟。1952年到西沟井下背煤,身背几百斤煤,一口气爬上一里多远的坡,两回就能背一矿车,人送外号“王半车”。

  他干活卖力,一个班下来能从井下背两吨煤,矿车掉道时,他能一人把矿车提到轨道上,需要4个人抬的溜子自己一个人扛。80年代,一次顶板事故,一名职工压在了顶板下无法抢救,王学珍自己爬了进去,把职工绑在自己身上爬了出来,硬是救了一条命。

老一代矿工井下作业。资料图

  1982年7月,王学珍腿伤在家休息。刚好赶上百年不遇的山洪淹了井口,他拄着拐杖加入了抢险队伍,和大伙一起清除井口的煤泥,大家都说他是个硬汉子。

  原汝箕沟煤矿上三采区建成后,采区产量上不去,王学珍担任区长后,一头扎在井下,亲自带领大家干,产量从当时的6千吨干到2万1千吨,期间月月翻番,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他在井下干了一辈子直到退休。后来,原汝箕沟人把“王半车”三个字演变成了“半车精神”。

  就是在当时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几代汝箕沟人战天斗地,奋勇拼搏,用自己勤劳、苦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汝箕沟人精神。他们的精神已经成为这个百年老矿的重要标识,融入到几代矿工的血脉之中,成为公司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