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大学生“三下乡”为村庄义务画墙绘 助力“美丽乡村”更美丽

发稿时间:2019-08-13 08:36:00 作者:李华锡 张满意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李华锡 实习记者 张满意)这个暑假,在祖国各地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挥洒汗水,用手中的画笔为乡村绘制墙绘、增添色彩,美化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扶贫,为乡村带来新气象,让“美丽乡村”更美丽,他们就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四川农业大学抹茶精灵团队成员在为村庄画墙绘。受访者供图

  大学生化身“画仙子”,公益墙绘传递正能量

  为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今年暑假,四川农业大学抹茶精灵团队来到雅安市名山区双河乡延源村,通过墙体绘画装点村容村貌,展示乡风文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活动中,实践队员围绕环境保护、和美乡村、和谐家风等主题,设计独具风格的墙绘方案,15名师生协调配合,7天时间内完成6幅构思巧妙、生动形象的墙绘作品,共计110平米,为村容村貌注入新活力。

  实践团队成员胡玉芳告诉记者,由于当地村子较大、交通不便、蚊虫较多,队员们身上全是红包,花露水用了9瓶。为节约时间,队员们吃完午饭就投入到工作中,从不午休。队员们得知村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绘画,让孩子们也加入到实践工作当中,“墙绘颜料采用的是丙烯颜料,清洗难度较大,队员们工作完成后,往往衣服、头发上粘的都是颜料。”

  让胡玉芳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老人,队员们在画墙绘的时候,画了一面小旗子,考虑到搭配色调,于是将小旗子涂成黄色,“后来老爷爷特地跑来建议我们改成红色,因为在他们老一辈眼里,红色代表新中国。”

  胡玉芳希望通过队员们的微薄力量,可以让村子里多一些色彩,文化特色也能更丰富,以此营造一种新的文化氛围。她认为,这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学校志工部的,热衷于公益事业是我们的义务。”

  潍坊科技学院师生在为村庄画墙绘。受访者供图

  墙绘创新农产品发展模式,带来乡村新气象

  今年暑假,潍坊科技学院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优势,学校选派6名师生走进山东威海葛家镇谭家口村,开展“文化扶贫,艺术扶贫”绘制工作,用笔尖描绘出新农村的新风貌,用艺术激发出村民的内生动力。

  谭家口村地理位置偏僻,但有着丰富的果品资源,团队师生以当地农产品“谭桃”为主题,结合桃子、桃园等系列素材进行墙绘设计,从而吸引客户,增添产品特色,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带动当地发展。

  记者了解到,潍坊科技学院的6名师生一到村子便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克服烈日暴晒、蚊虫叮咬、交通不便等困难,发挥自身特长,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引入注目的色彩来绘制墙绘。经过5天时间,一组组手绘作品在光秃的墙壁上浮现,当地村民看到这些墙绘,纷纷拍手称赞,有的还会拿着自家种的桃子进行对比。

  团队成员周情浩表示,在指导老师统一指导示范后,队员分工明确,从预算工程到勾形、描线、调色、填色,再到细节,有条不紊。

  团队指导老师董海波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依托“寿光模式”打造谭家口村的精品“谭桃”,“虽然条件艰苦,但同学们坚持不懈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他们利用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为乡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值得点赞。”

  衡阳师范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为村民画的墙绘。受访者供图

  3D墙绘“现身”农居,画风生动,增添新景

  与山东千里之外的湖南,类似的一幕也在上演。近日,衡阳师范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来到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大圩镇,开展属于他们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绘画开始前,实践队员就对墙绘内容展开讨论,经过一下午的时间,决定结合农村产业,绘画酒车。考虑到夏天雨水较多,实践队员们决定采用防水性较高的颜料,干后不易褪去。

  团队队员李姝晔表示,当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集体努力都一一克服了。实践队带的防水颜料颜色有限,大多数颜色需要现场调配。没有洗刷池,没有洗漱台,志愿者便蹲在酒业基地外的浅水沟里清洗绘画工具,然而由于场地狭窄,在架子内侧清洗的志愿者只能半蹲下来清洗。

  看到斑驳的墙面后,实践队员们用心设计墙绘,用粉笔在黄土墙上勾勒出大体轮廓。经过上色、塑造和收形等工序之后,陈旧的墙面被实践队成功改造,仿佛有了新的生命。当地村民知道实践队辛苦,每天都给队员们炖肉煲汤。有团队成员笑着说:“本以为是食堂餐,现在完全是小餐馆的感觉。”

  谈及绘制时的场景,实践队员李姝晔回忆说:“当地有一个老爷爷,站在墙前打量,队员跟他打招呼他也不说话,就只是站在墙前面,站了将近半个小时,细细地打量,最后笑着走了。”“3D墙绘打破常规格局,视觉冲击力更强。此次活动不仅美化了乡村,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艺术修养,美丽乡村,应该从点滴墙面做起。”

责任编辑: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