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记者再走长征路】85年前的“一张借据”为何会成为珍贵文物?

发稿时间:2019-06-28 13:58:00 作者:宋莉 蒋佩珊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郴州6月28日电 (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蒋佩珊) 走进汝城县档案馆,一张边缘被蛀虫啃噬得略有破损的毛边纸借据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为了展示这张借据原件,汝城县档案馆馆长何向阳,提前戴好了白手套,在桌子上铺好红布,小心翼翼地从陈列室中取出了馆内珍贵文物——85年前的“一张借据”。泛黄的毛边纸上工整的毛笔字清晰可见。

  1996年在汝城县延寿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发现了爷爷胡四德藏在砖缝里的借据,此为珍藏在汝城县档案馆的原件。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莉 摄

  借据上写着工整的毛笔字:“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一百零五担,生猪三头,重量五百零三斤,鸡一十二只重量四十二斤,此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

此为借据复印件。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这张毛边纸借据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还要从23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说起。1996年暮春的一天,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准备翻新家里的灶台时,在砖缝里发现了一个黑黑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张发黄的毛边纸,待他小心翼翼地将纸铺开时,几行工工整整的毛笔字跃然眼前。“胡运海挖到他爷爷胡四德的宝贝了!”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也引来了香港收藏商的高价购买,但胡运海谢绝了,并将此事报告了村干部。“村干部立即通过县人大代表,上报县人武部、民政局,同时给中央、省、市民政部门去信。通过多方考证,找到了借据主人公叶祖令的介绍,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汝城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傅选林介绍。遗憾的是,叶祖令同志在1934年12月长征路上作战时英勇牺牲,年仅28岁……

  关于这张无法“兑现”的借据,我们还要回到85年前的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4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中央红军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兵分五路先后通过汝城全境。11月6日,红军长征先遣部队到达延寿时,当地瑶族乡民不明真相,吓得连忙赶着鸡鸭牛猪,扛着稻谷,躲到无人的山谷里。

  为了消除群众的疑虑,红军在村宗祠、学校旁自扎草棚,各连队不得在农户家借宿,东躲西藏的村民慢慢了解情况后陆续回到瑶寨。村民胡四德和红军接触后得知红军严重缺粮,有的红军战士甚至几天没进食。于是他号召族人,帮助红军筹集粮食。最后,从各家各户筹集来了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送到了胡氏祠堂司务长叶祖令手中。

  位于汝城延寿瑶族乡官亨村的红军战斗指挥所旧址,当地村民为红军提供的房间。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那些粮食相当于村里半年的口粮。叶祖令司务长当时坚信红军会胜利,到时再还村民的恩情。”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主任胡炳灯告诉记者。红军在休整期间,仍有敌军追击,在激烈的战斗中,瑶民自告奋勇给红军带路、做担架、治疗伤员,搬来柴火和木炭,在胡氏宗祠凉亭生火取暖、煮饭。在当地瑶民的大力支持下,红军取得胜利。就在红军准备撤出延寿向西转移时,叶祖令在村宗祠旁找到了胡四德,他充满愧疚和感谢地写下了这份借据,这份胡四德和村民根本没有打算“讨要”的借据。“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东西要还”、“买卖公平”……这是红军战士谨记的“第一军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然而没想到,红军走后,吃了败仗的敌军残忍地对待官亨村村民,胡四德只能偷偷地将这张借据放在铁盒里藏了起来,连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不敢告诉。直到62年后借据被意外发现。

  战士虽已牺牲,但是对老百姓的感谢和承诺未曾“食言”,2006年汝城县当地政府按照当时的物价,归还了1.5万元的“欠款”,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将1.38万捐给当地村小学。

  热土埋忠魂!在汝城延寿官亨村,有一块小小红军墓,是当地村民为了曾经在这里战斗牺牲的几百位红军战士所造。每年清明,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为红军战士们扫墓。

责任编辑: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