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中国人的故事|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答:小时代融入大时代,创新创造追梦人

发稿时间:2019-05-05 11:3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00年前,五四运动之后,科学精神唤醒了沉睡的中华大地。从此,科学成为助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为纪念五四百年,“新青年耀青春”青年文化万里巡展在全国多所大学举行。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在武汉大学……铮铮誓言传递着科学精神和担当精神,传承的力量,在接续奋斗中延续和彰显。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技工作提到了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

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现场。资料图

  2018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科技创新多个层面的问题。他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100年来,在科学精神引领下,成长起来了一大批勇担使命的科学家。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敢于质疑和创新的科学精神,感受他们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以国家需要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的担当精神,致敬,向前!

  大漠上的青春:实事求是,迎难而上

1961年9月,郭永怀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作学术报告。资料图

  1963年,在海拔3000多米的“两弹”研制青海基地,寒风凛冽,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实验室里,郭永怀正专心地记录着实验数据。在这里,他们喝碱水、吃冷馒头、住帐篷、睡铁床,一干就是6年。郭永怀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吃饭都是席地而坐,边研究边吃。在他的推动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圆满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资料图

  当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冉冉升起时,所有的测试人员都沸腾了,郭永怀却瘫坐在了试验现场,他太累了。一位老技术员回忆到当时的情形,他说:“郭永怀当时才五十多岁,看起来就像是六七十的样子,他坚持要在实验第一线搜集数据,非常累。”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怀里守护的依然是关系国家命脉的热核导弹试验数据,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

  “苛刻”的青春:一丝不苟,负重前行

钱学森在给学生们授课。资料图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这份试卷的主人就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在这次考试中,他答对了全部题目考了100分。但他却发现自己把答案中一处符号“Ns”误写成了“N”。钱学森找到了老师把100分改为了96分。他常说,“欲成第一等学问、第一等事业、第一等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钱学森在上海交大时96分的试卷。中国青年网记者 陈琛 摄

  对于科研,他则更加“苛刻”。导弹与航天都是要求极度精准的尖端科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绝不容许出现一点差错。钱学森曾说:“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是他对科学精神的阐释。负重前行,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他对担当精神的诠释。

  探索中的青春:“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

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资料图

  早上7点的实验室里,80岁的院士李德仁还在忙碌着。他一生都奔波在创新探索的道路上。20世纪80年代,GIS软件还被国外垄断。1992年,李德仁提出不走国外老牌GIS软件老路、开发中国人自己的GIS软件的想法,此后他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就在几台老式计算机、几张破木桌组成的简陋办公室里,他们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终于成功推出了中国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吉奥之星”。

李德仁院士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资料图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了把我国“太空之眼”高分对地观测卫星“擦”得更亮,李德仁在卫星精度和质量上下足了功夫。在元器件受限的情况下,他用高精度地面定标场和精细的算法提高数据质量。到2015年5月,他带领团队做了20多颗中国高分辨率卫星和2颗测绘卫星的数据处理,分辨率从5米、3米、2米、1米到0.5米,这一连串数据记录着中国卫星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整个过程。他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接力。”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是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的谆谆嘱托。

  科技是国之重器。2018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有了基础研究固本强基,才有科技创新持续前行。近年来,中国科技进步提速。首次人工合成单染色体生物,“超级显微镜”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嫦娥四号让人类首次近距离探测月球背面……

  在被五四运动唤醒的中华大地上,科学和担当点燃的火种,必将以燎原之势,蓬勃燃烧!(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慧慧)

责任编辑:高原